第一百零二章 八領之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6月5日,在江寧省城,黑山堡親王樞密大臣、黑山堡公國內閣首相孫向陽和查克森總督簽訂協議,查克森總督代表帝國皇帝,將江寧省管轄權轉交給黑山堡公國。
現今帝國還沒有一位能得到全帝國擁護的帝國皇帝,查克森總督代表的帝國皇帝,就更不知道是哪一位了。
對歸附黑山公國,江寧民眾都衷心擁戴,因為黑山市原本便是江寧省,這幾年的變化簡直令人羨慕嫉妒恨,僅僅看明面,各種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內在的變化更令人嚮往。而且,黑山人收入更是遠遠高出了江寧省城的平均水平。
查克森總督簽字過後,黯然離開了江寧。
黑山堡公國內閣首相孫向陽,老頭本來是東海北關葵花黨魁首。
葵花黨有些極端中洲民族主義的理念,但孫老性情溫和,而且陸銘在北關時,得到了其全力支援。
在黑山堡公國建國之前,陸銘親自和孫向陽見面,禮聘他出山,擔任公國內閣首相。
內閣事務,孫首相也確實打理的井井有條。
比如吸引東部聯盟投資者來北域投資的各種優惠法案,都是孫首相領著內閣成員以及各種專家顧問鼓搗出來的,陸銘極為滿意,只是進行了小的改動。
在東海,黑山公國代表處已經買了許多廣告,開始宣傳在北域投資的光明前景。
與此同時,黑山堡公國也進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區劃變動。
原本屬於黑山特區的江北萬州和南平二道,劃入江寧自治省。
黑山堡大區僅僅保留原本黑山市、龍河市和靜陽市的三市之地。
同時江寧自治省,改為直隸省,乃是黑山堡親王直領之地。
又在安山省,除了北黑山自治領,劃了兩個領。
在安山戰場,黑山公國不僅僅是光復了新日領,實則原本獨立半獨立的一些道,也都紛紛易幟投誠。
現今,新日領和新歸順的七道,被劃分為安東自治領和安北自治領。
在海西,除了交付給盟友隴北行省的六個道大概一千多萬人口。
黑山公國佔領的海西區域,劃分三領,襄平自治領、襄北自治領和襄西自治領。
如此,黑山公國便擁有了黑山堡大區、直隸省、鎮江自治省、北黑山自治領、安東自治領、安北自治領、襄平自治領、襄北自治領、襄西自治領。
如此,六領、二省、一大區的九大行政區域的公國格局。
每個行政區域,都是差不多千萬人口,共九千多萬人口,抵得上東瀛王國了。
不過,百廢待興,北域一窮二白,急需經濟發展。
何況大多數區域剛剛歸附公國,各種新舊思想,新舊勢力,加之很多大小軍閥易幟,要整合起來,也殊非易事。
除了直隸省,各自治省、自治領,黑山堡親王派出總督作為自己的代表,和領地總理一起,同領當地民政事。
公國兵團方面,原本軍制進行了拆分及整編擴編,又新編了五個師,當然,新兵源大多是當地舊軍隊甚至是俘虜整編而來,補充進了大量主力兵團的骨幹將士作為各級軍官。
如此,公國陸軍,便是第一近衛師、第二近衛師、第一機械師、第一炮兵師、第一步兵師、第二步兵師、第三步兵師、第四步兵師、第五步兵師、第六步兵師、第七步兵師、第八步兵師、黑山堡山地師,101空降師等共十四個主力師。
加之空勤甲團(殿前空勤)、空勤乙團(黑雀部隊)以及空軍力量、少量水師等等。
主力軍團達到二十三萬兵力。
又有八九萬地方警備部隊,總兵力三十餘萬。
當然,如果算上民兵力量,就難以計數了。
有的主力師,已經被親王殿下賜予榮譽稱號。
如第一近衛師,榮譽稱號為“親王之鞭”,其番號,可以稱為親王之鞭近衛師。
又如第二步兵師,也就是原北黑山步兵師,榮譽稱號為“紅日”,其實實際含義是“東瀛人的屍骨”,親王殿下用的一種神秘語言,說這種語言的意思,便是東瀛人的屍骨,發音,和中洲語的“紅色太陽濃烈”差不多,所以,簡稱為紅日,第二步兵師,便可以稱為紅日步兵師。
第二步兵師在新日領和東瀛人浴血作戰,犧牲很大,該榮譽稱號也是對他們最大的激勵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