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的橡膠林鬱鬱蔥蔥,附近的民居小鎮卻是熱鬧非凡。

傳統的彌泰高腳木屋組成的聚落,彌泰人習慣打赤腳,爬樹潛水,也彷彿是與生俱來的本領,他們不管男女,多是麻布衫短褲,顏色都灰撲撲的,而且破幾個洞之類的,在這炎熱小島上也不妨礙什麼,穿著倒不顯破破爛爛。不過彌泰人,基本家家都會有漂亮色彩的絲綢衣服,多是費爾曼的中洲人紡織廠所產,傳家寶一般一代傳一代,到了盛大節日才會穿出來。

聚落裡唯一的小酒館內,陸銘大馬金刀的盤膝而坐,桌上擺的烤肉、煎魚等等,香料很多,也是彌泰人飲食特色,島上也有打魚為生的漁民,但從有了橡膠園,漁民們打的魚才有了銷路,以前就是自己吃罷了,因為要說賣魚,整個安提瓜拉大部分地區最不缺的就是各種魚肉,只能賣到半島上去,本島的漁民,也經常受砂野島漁民欺負,畢竟距離只有幾十公里,這裡也是砂野島漁民的傳統捕魚地之一。

在桌對面,半蹲半坐著幾個彌泰漢子,其餘幾桌,也圍坐著三四十個彌泰漢子,他們都是橡膠園的小工頭,負責召集工人幹活,報酬也是透過他們發放下去。

高友長和中州管理人員都不喜歡和太多彌泰人打交道,就是透過這四十多個工頭管理所有彌泰工人。

整個橡膠園,也分作四十多個區域,差不多萬畝左右為一個分割槽,由一個工頭和他募集的工人負責,每年產量,及橡膠樹保養情況,這四十多個區域也互相競爭,有相應的獎懲機制。

在陸銘這個新的橡膠園主人面前,這些彌泰漢子都很拘謹,當然,也有的小眼睛轉來轉去,一看就不是良善,至少,鬼心眼很多的那種。

幾乎沒有中洲人來這裡的酒館,被彌泰人稱為“經理樓”的公寓樓那邊,中洲人自己有食堂。

本也是,彌泰美食各種香料很多,不適合中洲人胃口,當然,這種香料放足的各種美食,平日彌泰人也吃不到。

而且,這酒館裡彌泰人都是光腳走動,要坐的地板不知道被多少彌泰人髒兮兮腳掌踩過,從中洲人傳統來說,想想這種飯也吃不下。

現今陸銘和旁側一左一右坐的布蘭妮及高泰和,身下都墊著嶄新軟墊,且來之前打了招呼,地板早衝過不知道多少次。

坐陸銘對面的五個彌泰漢子,是去年綜合評定成績最好的五個橡膠園區域的工頭。

其餘小工頭,現今也只有羨慕的份,看過來時,眼裡都是豔羨、嫉妒等等目光。

“你們五個生產隊,是做的最好的,都有什麼訣竅呢?”陸銘笑著問。

高泰和在旁翻譯,這些彌泰小工頭,有的能聽懂中洲話,但大部分都聽不懂,需要翻譯。

幾個工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

陸銘笑笑,“好吧,說說大家最關心的,我知道,你們最近,都在擔心向砂野島繳稅的事,這件事你們放心,我會解決,不會影響到你們的生活。”

高泰和略略提高了聲音,不僅僅是對這五個小工頭說,也環視全場,告訴的是所有小工頭這個好訊息。

立時,那些小工頭都鬆了口氣,有的交頭接耳議論起來,有的則大聲感謝老闆。

倒是陸銘對面五個小工頭,因為和新老闆坐了一桌,不太敢說話,但臉上都有喜色。

陸銘又笑笑道:“另外呢,我準備向州議會申請,我們碧雲島居民數量將近三萬,足夠作為一個新行政區域了,我會申請在碧雲島建市,當然,法庭、治安官、市政委員等等的開銷,我自己掏腰包,不會增加咱們島上居民的額外負擔。”

一個兩三萬人的小島,本身就可以看做一個部族聚落,從安提瓜拉本地法律來說,完全可以建立一個自治的市鎮。

不過,以前高友長,肯定不會往這方面想,更不願意搞這些,在安提瓜拉的中洲人一向遠離政治,會覺得很危險。

這種模式,不出太大意外的話,整個島上的行政機構設定就是擁有整個島嶼土地和實際掌握整個島經濟生活的“島主”陸銘說了算。

選舉什麼的,敢不投“島主”的票,工作怕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