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言家賀喬遷。

大災三年,村裡已經許久沒有喜事了。

如今言川年紀漸長,林氏也要計劃著給孩子說親,這次喬遷便不曾大辦。

只請了幾個至親好友留下吃飯。

無非便是村長一家,劉嬸母子倆,今兒這大喜之日,言漢生也請了老宅。

跟老宅再合不來,但面子功夫卻是省不了的。

如今的人注重孝道,再者,不過是一頓飯,林氏也沒那麼小氣。

甚至,她心中有種隱秘的暢快。

她在老宅伏低做小十幾年,老宅從來只當她是個免費的勞力,不把她當人看。賺的錢,小叔子要上學,她兒子連上個族學都沒有束脩。

老二想學個武,也百般推諉。

如今被趕出家門兩個月,自家便建了新房,買了田地,日子越過越紅火。她心裡甚至有股隱隱的暗爽。

老陳氏是被二媳婦揹著來的。

環視一週,黑著臉,瞧見老大家那寬敞嶄新的屋子,那青磚綠瓦還是村裡頭一份呢。

“沒良心的東西,房子建成了,也不請爹孃住。”老陳氏啐了一口,二媳婦急忙將她放在正屋。

劉嬸在廚房幫忙,村長正和村子裡一眾德高望重的老人喝茶。

“這兒子難道不是你趕出去的?是你自己不要的啊?”

“穗穗丫頭三百兩銀子,你說不要老大養老,也不給老大分錢分房,這文書還在我家中呢。”村長瞥了她一眼,老陳氏頓時歇了聲音。

“消停些,被雷劈了的女人,早該休了逐出去。免得壞了我王家村名聲。”老人美滋滋的喝了口酒,哎,三年沒喝過酒了。

這林氏真是會做人,對族中長輩很是敬重。

老陳氏臉色更難看了。

小陳氏原本指望著婆母來了,能佔點便宜,一聽這話頓時頭都不敢抬。

快正午時,村子裡眾人都來道賀。

有人帶著幾個雞蛋,有人提著菜,有人帶著點心。

一進門,瞧見言家這宅子便滿是羨慕。

“哎呀,這宅子竟然這麼大呢?比村長家都不差了。”婦人東摸摸西看看,院牆都修的極高,這一排排的屋子看起來格外大氣。

“莞娘有福啊。瞧瞧這七八間屋子,以後娶了兒媳婦都夠住了。”

“莞娘果然是會過日子的,瞧瞧這樑上還掛著臘雞臘肉呢。”眾人看著那排肉,都嚥了咽口水。

頓時就有婦人心思琢磨開了。

原先林氏也是想給長子說親的,但言家好幾房兒子,大房不受寵,長孫都跟幾個小子擠在一屋。

誰敢把姑娘嫁過去?

可現在不一樣了。

這青磚綠瓦,地面都打理的平整乾淨。

角落裡好似還養著兩頭豬崽子,還有幾隻雞,這梁下掛滿了肉,這就是頂好的人家啊。

“哎,你家老大我記得可十五了?可該相看起來了,這一年混一下就過去了。早些定親,早些抱孫子。我孃家可還有個姑娘呢,今年十五歲,相貌清秀,是理家的好手。”

“瞧瞧,這每個孩子都有屋子吧?嫁過來可就是享福的命咯。”幾個婦人頓時把林氏圍攏,滿面熱切。

如今誰家給每個孩子備屋子的?

都是幾個孩子擠一屋。

這亂世年間,還能起房子,有吃有喝有家畜,這就是頂好的日子了。

言老頭坐在堂屋,瞧瞧這寬敞的新房,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兒。

“可饒了我吧幾位嬸子,現在還忙著收糧呢,哪有空計劃孩子的親事。”林氏急忙以收糧推脫了,眾人一想倒也是,頓時鬆開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