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機場。

劉洪昌出了機場後,便看到了不少拎著大包小包的男男女女。

這些人的年紀都比較年輕,看他們的樣子都是在送別自己的男朋友、女朋友或者老公與老婆。

“想方設法出國的人越來越多嘍!”劉洪昌搖了搖頭,心想道。

自從78年改開後,國內已經可以申請自費出國,自此便興起了出國熱。

但凡是有點想法,自己又有些條件,被大洋彼岸米國夢蠱惑的想換個活法的人,都想要出國去追尋自己的夢。

只是這個時期的護照非常不好辦理,只要個人與家庭背景有問題,那就會直接被拒絕掉。

除此之外,有工作的人還必須要單位同意了,願意給你開介紹信才行,如果單位不放你走,那照樣沒機會。

而且就算單位放人,那也要看人家能不能辦下籤證來。

如果辦不下來,那麼不但去不了米國,就連工作也會沒,從此成為一個閒散人員。

這個時期出國最多的,其實還是自費留學生。

由於歷史原因,自77年恢復高考以後,早先的幾屆大學生,有不少年紀都挺大的,甚至很多都在農村當知青的時候結了婚。

但是不但護照和簽證不好辦理,出國的費用也很昂貴。

哪怕是京城的家庭,一個家庭砸鍋賣鐵,也只能送一個人出國。

當然了,除非是那些有獨家院或者房子的,把房子賣掉也能夫妻倆或者一家人一起出去。

但是這畢竟是出國,對於很多人來說故土難離,所以一家人都出去的現象並不多。

基本上都是獨自出國的。

這些人出於改變命運的目的,就靠著一條命和幾件衣服,在什麼都不瞭解的情況下衝出國門。

以當時米國的繁華,他們在見識到了之後必然會想方設法的留在那裡。

哪怕是刷個盤子、給別人擦鞋修腳,賺的錢也比在國內多很多,自然也就不願意再回國。

這些人當中,只有極少數的人,還知道把自己媳婦接過去。

更多的人卻是會直接拋妻(夫)棄子。

有點良心的人,還會給家裡寄點美金,沒良心的則會留在那邊,重新娶(嫁)一個。

這些都是正軌渠道,另外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找個外國人嫁了。

女的還容易點,年輕點總能找個嫁了,哪怕對方是個糟老頭子。

男的的話,想要靠涉外婚姻出國的太少。

當然,只是少,並不是沒有。

劉洪昌記得京城四李當中的某一個,就是在京城大飯店門口,邂後了個曾經紅極一時的好來塢明星。

不過,那位遇到對方的時候,對方就已經是個老太太。

一直熬到對方死去,這才獲得了一筆大約一億美金的遺產。

而後回國經商,成為了當時那個年代著名的大富豪之一。

劉洪昌突然一拍自己的手,心中暗暗想道:“對了,這些人出走,應該會有不少的四合院留下,倒是可以找幾個不錯的屯下來。”

要知道,後世京城的一些四合院,那可都是以億元起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