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開機拍攝(第1/2頁)
章節報錯
由於《星島日報》急切需要一本精品小說,來增加銷量與另外兩家報紙抗衡,所以這次劉洪昌的談判相當的順利。
哪怕他提出了千字三百元的稿費,以及提前預支40萬稿費,對方也是略作考慮就答應了。
當然,這也跟劉洪昌所拿出來的小說有關。
要知道,《鬼吹燈》可是懸疑盜墓小說的開山之作,現在的港島人哪裡見過這種小說。
《星島日報》總編剛看了一點,就被這部小說所深深吸引了。
也正是故事吸引人,所以白總編才敢給劉洪昌那麼高的稿費,否則的話,就算是個最頂級作家那也白搭。
拿到預支稿費後,劉洪昌便開開心心的離開了。
對於這次沒有投稿《東方日報》,而是選擇了投稿《星島日報》,他可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畢竟,他跟《東方日報》只是合作關係罷了,又沒有簽訂不能去其他報紙登文的合同。
說起來,他比倪狂可是地道多了。
倪狂跟金雍那可是多年的好友,但是為了賺錢,卻是在《明報》連載小說的同時,還在《東方日報》也連載了一本,儘管他給《東方日報》的小說最後撲街了。
劉洪昌從《星島日報》大樓出來後,先是去了趟銀行,將支票的錢存到自己的銀行卡上,這才坐車前去購買膠片。
對於一部全部演員和導演都是新人的電影而言,花費的大頭主要就在場地和膠片上,演員的片酬根本就沒有多少。
在各種場地都已經租好的情況下,劉洪昌甚至認為這四十萬都不一定能夠花完。
因為,他拍的不是文藝片,而是沒什麼營養的快餐喜劇。
這種電影不需要太多的演技,也不需要讓演員為了一個感覺,而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拍攝,基本上能過得去就行。
……
又過了兩日,終於到了開機的日子。
原本劉洪昌是打算第二天就開機拍攝的,但是這年頭港島拍戲,都要由高人選個良辰吉時,然後再開機拜神,保佑拍攝順順利利,票房大賣。
由於港島人都非常的信這個,劉洪昌為了讓劇組人都安心,還是遵從這個傳統,找了個高人給算了一下。
這一天,整個《開心鬼》的劇組,來到了一處沙灘。
在高人的指導下,他們選好了需要拜神的方位,然後開始擺設供桌。
桌上鋪好紅絨布,供奉上關帝像,兩旁是香爐和上供的烤乳豬與鮮美水果,攝影機也被紅布遮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