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港島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內地人想要去港島那可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當時只要有從港島那裡寄來的信和外匯,再拿著單位和街道辦的介紹信,前往出境管理部門就能申請成功。
辦理好了相關手續,劉洪昌一行四人便乘坐火車去往了滬市。
由於現在內地還沒有直接到港島的飛機,所以他們要先從滬市坐飛機前往廣州,隨後再坐火車去往港島的九龍。
說起來,劉洪昌這還是穿越後第一次搭乘飛機。
在當下這個年代,購買機票的程式極其繁瑣,不但需要單位的介紹信,更重要的是需要是縣團級及以上的幹部。
可以說,在當下能夠坐上飛機,是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徵,極其具有面子。
當然了,這是針對內地人員的,那些外國來客和港澳僑胞們自然不在此列。
也不知道劉富昌是怎麼和機場進行交流的,竟然給劉洪昌和王翠蘭弄到了兩張機票。
飛機上,王翠蘭顯得興奮之餘,又有些坐立不安。
她悄聲對劉洪昌說道:“洪昌啊,媽有些擔心,這飛機會不會掉下去!”
“媽,您老就放心好了,相對於汽車火車而言,這飛機可是事故率最低的交通工具了。”劉洪昌低聲安慰道。
其實他心裡還有句話沒說,那就是飛機一旦出了事故,那鐵定是無法生還的。
當然了,這話他自然是不會說的,說出來那就是平白膈應人,也會讓人覺得不吉利。
很快,飛機便啟動了,開始在跑道上快速滑行。
“嗡隆!”
伴隨著一陣巨大的轟鳴聲響徹,他們已經脫離了地面,向著高空不斷攀升而去。
飛機平穩後,空姐推著一個小車走了出來,一邊詢問乘客需要喝些什麼,一邊為乘客送上了報紙、巧克力、口香糖以及中華牌香菸或者熊貓牌香菸。
這些都是專門給乘客的贈品小禮物。
除此之外,劉洪昌還發現在現在的飛機上,竟然免費提供茅臺酒,而且能夠隨便喝。
這也是時代的特色,從七十年代中期一直到八十年代後期,實行了十幾年的時間。
雖說這茅臺酒在眼下還不是“國酒”,但依舊不是普通人能夠買到的,需要在友誼商店那種地方才能買得到,只需要八塊錢。
看著價格便宜,但那是在友誼商店,而在私底下的黑市裡,一瓶茅臺酒的價格至少三四十,還很難買得到。
經過將近三個小時的飛行,飛機終於在廣州降落。
從機場出來後,他們又去往了火車站,在那裡買到了去往港島的火車。
內地通向港島的火車,早在清末時期就有了。
後來到了五十年代以後,火車已經取消了客運,而是成了供港的貨車,每天都會有豬牛羊、雞鴨魚以及果蔬,從內地送往港島。
直到改革開放以後,這才又恢復了客運,人們得以藉助這條鐵路來往兩地。
……
來到港島後,王翠蘭已經被這座大都市所驚呆了。
在內地時,她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矮小的平房,而到了港島後,卻是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街道兩旁,到處都是店鋪的招牌,橫的豎的,雖然錯亂,但卻顯得很有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