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緩緩前行的隊伍,四眼道長縱身一躍,無比精確的坐到了一行屍的肩膀上,舒服的伸了一個懶腰,這才用不疾不徐的語氣道:“說起修道者,就不得不提及其發展史。

先秦時期,乃是我們修道者的黃金期。

當是時,方士、練氣士、術士,真可謂人才濟濟。

可惜,這種好日子,沒能持續多久。

始皇平定六國之後,欲求長生藥而不得。

最終遷怒於我們修道者,開始焚書坑儒,無數方士、術士、練氣士,慘遭毒手,無數修煉典籍,被付諸一炬。

自此以後,修道者開始走向沒落……”

原本武秋生一邊安靜聆聽,一邊調動腦海中的精神力,用以激發手中的符籙,使手中的符籙,與行屍頭上的符籙,產生共鳴,從而控制這些行屍的走向。

現在聽到疑惑之處,卻是不得不開口:“等等,四眼前輩你剛才說,秦始皇焚書坑儒,坑的修道者,焚的是修道的法門?

如果晚輩沒有理解錯的話,修道者應該都是身懷神通的強者,而始皇帝他既然要求長生藥,想來只是一介凡人。

他區區一個凡人,怎麼會有能力坑殺一群修道者?”

武秋生這話問的,也算有理有據,但四眼道長聽後,卻是大搖其頭:“你以為,始皇帝想方士求長生藥,他就是普通人?

我告訴你,大錯特錯。

論神通,一千個、一萬個方士、練氣士,都不會是始皇帝的對手。

蓋因為始皇帝,得到過軒轅黃帝的傳承,修煉了人皇一道的功法。

只是這人皇一道的功法,雖然能夠增強戰力,卻無法提升壽命。

固此,始皇帝才會向練氣士們,求長生藥。”

“原來如此,是晚輩孤陋寡聞了,四眼前輩還請繼續。”武秋生拜服。

他算是漲知識了,原來這個世界,還有人皇一道的功法。

“嗯!”四眼道長,對於武秋生的表現十分滿意,繼續說道,“始皇帝雖然雄才大略,但他的兒子,卻是一個十足的草包。

即便得了人皇功法,但苦修多年,卻連門都沒能入。

固此,秦二世而亡。

大秦帝國消亡之後,人皇功法失傳,直到漢武帝之時,才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

秦皇漢武,都是千古一帝,為我華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但無獨有偶,兩人在晚年,都做了荒唐事——開始追求長生。

秦皇因此焚書坑儒,漢武則罷黜百家。

經過兩人皇帝的打擊,修道者愈發沒落。

一直到漢元帝初元5年(公元前44年),我茅山派祖師,三茅真君到茅山採藥煉丹,濟世救民,這才為天下修道者,留下了一脈傳承。

如今,三位茅山祖師留下的傳承,已經成為了天下主流。

祖師的傳承,共分二類,分別為天師、地師。

天師者,先修肉身,吞吐日月之精華,吸納天地之精氣,待成人仙,壽元達三百之境,再修法力神魂。

修至至高處,可長生不死,超脫輪迴,壽元少說也有幾千歲,是真真正正的大神通者。

地師者,研究風水命理,跋山涉水,尋龍探穴……”

聽到這裡,武秋生又問:“四眼前輩,你只說天師能夠長生不死,超脫輪迴,卻不說地師,莫非這地師修煉之法,不如天師不成?”

四眼道長聞言,既沒有搖頭,也沒有點頭,良久才道:“事實上,天師地師,沒有孰優孰劣之分,修煉到圓滿,都能得證大道。

只不過,天師人人可修,然想要達到人仙狀態,卻是千難萬難。

這種人物,我道門之中,幾百年才能出一個,近些年來,更是幾乎絕跡。

而地師,對於入門者的天賦要求十分高。只有神念異於常人者,方能修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