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章,桃木封龍樁(第1/2頁)
章節報錯
武秋生透過雲羅郡主,把訊息傳遞出去的時候,劉伯溫早就在沙丘,得到了神秘人給出的提示。
根據提示,他猜測到自己的身邊出了內鬼,卻並沒有在第一時間下手清理。
因為他知道,過早的動手,只會打草驚蛇,並不會讓他擺脫那群人的監視。
待武秋生和四個凝真境界的強者,離開紫禁城,準備埋伏他的時候。
劉伯溫依然沒有任何行動,依然如往常那樣,對待自己的八位轎伕。
唯一做出的改變是,他沒有第一時間明說,自己接下來去會去哪裡,只是有意無意的給手下,透露了三個備選地點:無錫龍山、湖南大熊山,以及位於奴兒干都司指揮使司管轄內的長白山。(上一章略作修改,不影響後續閱讀))
長白山,是個很神奇的地方。
在風水學中,崑崙是地龍脈中,最大的一條,號稱龍脈之祖。中國大部分的龍脈,都是它的分支。
然而崑崙山祖脈雖然神奇,卻也不是沒有能夠與之比肩的存在。
位於如今吉林省的長白山,就是那個能夠比肩崑崙的神奇山脈。
長白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潛龍龍脈之首,在風水學上,這條龍脈是出海龍。
整條龍脈的長度,根本無法預測,在陸地上的那部分,只是龍脈的冰山一角。
崑崙有珠峰,長白山有天池,都是世界之最,但珠峰是地龍的標準,長白山天池,卻是有山有水,是潛龍的標誌。
長白山如此神奇,只要是懂風水的大師,都會認為劉伯溫最有可能去這個地方,然而事實恰恰相反。
長白山龍脈的潛力固然巨大,但想要成為龍脈,做到給武者提供靈氣,還需要幾百年的沉澱。
潛龍雖然也是龍,但它的強大之處在於潛力,而不是其它。
還沒有蛻變成龍脈的長白山,潛力固然巨大,卻不足以讓劉伯溫出手。
之所以丟擲這個地方,為的只是迷惑他人的視線。
龍脈,是指起伏的山脈,古代“風水術”首推“地理五訣”,就是“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
龍就是地理脈絡,土是龍的肉、石是龍的骨、草木是龍的毛髮。尋龍首先應該先尋祖宗父母山脈,審氣脈別生氣,分陰陽,必須瞭解來龍去脈,才能判斷因果吉凶。
大熊山東部,存在著一支向東延伸的低山群,從上往下看,宛若大軍集結。
西方刀面山的挺拔高揚,如同一座堅固的堡壘。
北方水流潺潺,象徵著財富。
南方,一座高大的山峰,矗立於雲巔,坐北朝南。
東方有軍隊,西方是城市,北方有財富,而南方擁有一個能夠坐北朝南的大人物。
這等人物,都不是池中之物。
俗話說得好:“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變化龍!”
只要大熊山這四個方向的山脈,匯聚到一起,有兵有城、有錢有才,若生逢亂世,趁勢而起,那麼化身成龍也不是不可能。
劉伯溫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斷定,大熊山才是天下九條龍脈之一,才會把自己下一站的目的地,定在這個地方。
略施小計,把四個凝真境界的強者,忽悠去了長白山後。
劉伯溫撇下了自己的僕從,獨自上路,經過七八天的跋涉,終於來到了大熊山腳下。
經過四個月左右的恢復,劉伯溫的身體狀態,已經重新調整到了最佳。
不過,這一次,他並沒有像上次那樣,使用野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