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這一招,威力雖大,但運勁出掌之間,卻是無聲無息,幾乎是一點動靜也無。

就連凝真境強者張無忌,若非全神貫注,將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劉伯溫身上,也很難察覺到這次突襲。

彼時,張無忌正全力施展輕功,打算先跑出山洞,然後再施展傳音入密之法,將訊息迅速傳入其餘三名凝真境同伴耳中。

然而他身形剛動,餘光掃過劉伯溫所坐的大青石時,卻發現之前還端坐在石頭上調息打坐的那人,已然消失。

這一瞬間,他心中警兆頓生,立刻意識到,劉伯溫必然已經朝自己出手。

好在這劉伯溫,雖然是當世第一高手,但張無忌也不差。

張無忌早年,雖然悽苦,身中玄冥神掌寒毒,煎熬了七年,但自從在崑崙仙谷絕境逢生後,他的人生便如同開掛一般,一路高歌猛進。

福緣際會之下,他不但得到了九陽神功、明教鎮教神功乾坤大挪移、還從太師傅張三丰那裡,學到了太極拳(及太極劍)。

後來,在和波斯總教的衝突中,又學會了一門當世頂尖的功法——聖火令神功。

身兼三門當世頂尖功法,一門絕世神功,張無忌幾乎當世無敵。

20歲決戰光明頂,孤身大戰武當、少林、峨嵋、崑崙、崆峒、華山六大門派高手,一戰成名於天下。

弱冠之年擔任明教教主,使百萬教眾傾心歸附,統一明教。率領明教光明左右使、護教法王、五散人、五行旗及百萬教眾,救張三丰、救謝遜、闖金剛伏魔圈,號令群雄抵抗元軍。

若非出現了朱元璋這個妖孽,用計使得他對明教心灰意冷,起了歸隱之心,消耗了光陰,以及那一顆勇猛精進的心,或許他成就凝真的時間,還要早上幾十年。

若果真如此,一百多年後的今天,當世第一高手的稱號,能不能落不到劉伯溫的身上,還是兩說。

至於這斬龍脈、段天梯之舉,更是不可能發生。

劉伯溫的身影,雖然靈動如鬼魅,光憑肉眼,幾乎不能捕捉,但武者比鬥,靠的可不僅僅是自己的雙眼。

臨陣對敵,觀察清楚地方的招式固然重要。但若觀察不清楚,也不是就沒了還手之力。

比如任我行在和東方不敗戰鬥時,雖然看不清對方的招數,卻也能勉強支撐二十個回合,這就是經驗以及武者的直覺,起的作用。

張無忌的年齡,就算做任我行的太爺爺也絲毫不為過。

他的打鬥經驗,以及來自於武者的直覺,比任我行不知強了多少倍。

即便這次的對手,是比東方不敗還要強出很多的劉伯溫,但憑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已經不亞於第六感的武者直覺,要在對方手裡撐過一二十招,支撐到其它三位凝真境的同伴過來,絕對不是問題。

“乾坤大挪移!”張無忌下意識的,使出了這門攻防兼備的功法。

接近兩百年的時間,三門頂尖功法,一門絕世神功,早就被張無忌融為一爐,招式雖然還是那個招式,但其中的內在,卻有了比較大的變化。

原先的乾坤大挪移,能夠激發人的潛能,能夠借力打力,而如今的乾坤大挪移,比之前的更是強大了不少。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

其一,張無忌突破到了凝真境界。

到了凝真,壽元高達三百,在普通眼中,就是神仙一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