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湖南大熊山,某偏僻的山洞中。

經過半個月的調息,劉伯溫臉上的疲憊之色盡去,身體重新煥發出了生機。

然而身體恢復,並不代表實力也跟著恢復。

十五天的時間,看似不短,但遠遠不足以讓劉伯溫的功力完全恢復。

即便這些天,他無時無刻不在打坐調息,卻也只是勉強擁有了巔峰時期三成的戰力。

劉伯溫知道,自己隨時隨地,可能會遇到危機,故而除了必要的進食之外,他努力的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

“呼~吸~”呼吸之聲延綿而悠長,劉伯溫雙目緊閉,端坐於一塊大青石上,每一次吸氣,便有一股氣流在他體內生成。

這股氣流,圍繞著他的奇經八脈、十二正經不停遊走。行走一圈後,又帶動更多的氣流,以更快的速度,在他體內執行。

每一次呼氣,便有渾濁的氣體,從他身體中排出。

去蕪存菁,只有不斷提純,才能讓體內的真元,更為純粹,施展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一呼一吸,如此週而復始,漸漸的,劉伯溫體內,原本因為佈置桃木封龍樁而消耗的真元,緩慢恢復著,空蕩蕩的三百六十三個竅穴,也逐漸充實起來。

紅日初生,當天邊的第一抹陽光,灑向大地時,劉伯溫緊閉著的雙眼穆然睜開。

他猛的從山石上站起,以最快的速度,施展輕功,撥開阻擋在自己面前的障礙物,衝了出去。

當他衝出去的那一刻,太陽徹底衝出雲層,陽光灑滿了大地。

伴隨著太陽的升起,天邊有一抹常人難以察覺的紫氣一閃而逝。

紫氣東來,每一個早晨,伴隨著朝陽的升起,天邊都會出現一抹紫氣。

這一抹紫氣,蘊含著龐大的能量,即便是凝真境界的強者,在沒有產生精神力的情況下,都很難捕捉。

華山祖師郝大通,便是因為僥倖吸收到了一絲東來的紫氣,這才創出了一門能夠修煉到開竅境界的頂尖功法。

劉伯溫這次出來,目的就是為了吸收這一抹紫氣。

隨著對春秋、先秦文字瞭解的加深,劉伯溫破解了許許多多,先秦練氣士留下的傳承,同時也知道了許許多多,不為人知的修煉之法,吸收紫氣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已經是他第二十次試圖捕捉紫氣,前十九次,都已失敗告終。

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

前面十九次的失敗,並沒有讓劉伯溫氣餒,反而讓他總結出了許多經驗,給予了他充分的信心。

他相信今天這第二十次嘗試,他一定能夠成功。

“嗖~”先天紫氣不但很難讓人察覺,而且來的快,消失的也快。

劉伯溫想要捕捉到它,只有比他更快。

站立在數千米的高山之上,精神力在一瞬間釋放,立時方圓數千米的雲層,便一一浮現在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