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神教藏書樓,武秋生放下了最後一本書,而後揉了揉眉心,長長的吐出一口氣。

不到二十天時間,他不但讀完、吃透了整個二三層的功法,更是將第一層內,所有的佛經、道藏,通通記錄在了腦海之中。

如此巨大的工程量,即便他早就開發過了大腦,也感覺到有些頭昏腦脹,昏昏欲睡,眉眼開合間,就好似漫天的文字亂飛。

“那些武功心法,修煉起來倒不算難,真正難的還是將這些天所讀的佛經、道藏融匯貫通。

這藏書樓的三樓,共有30本神功秘法,其中倒有大半,是從佛經道藏中悟出來的。

看來我之前的想法,似乎是走上了歪路。

神功秘法固然有用,但僅僅能夠作為參考,給我提供一個特殊的思路。

真正對我最有用的,還是佛經道藏,這些東西才是古人智慧的結晶。”

從座位上站起身,武秋生一邊走,一邊思考。

觀看佛經道藏,是一個積累知識的過程,而看其他人創造的神功秘法,則是一個拓展思路的過程。

就算是你的點子在獨特,沒有大量的知識積累,也絕對創造不出,一門絕世功法。

但當你的知識足夠豐富的時候,眼界自然而然的會變得開闊,點子也會變多,所以觀看佛經道藏,才是主要的,參悟旁人的神功,反倒是次要的。

這有些類似於寫網文,如果你的文筆足夠好,人物刻畫的十分鮮明,就算你的故事比較平淡,但是因為你講故事的水平在這裡擺著,所以肯定不會缺少喜歡看的人。

但如果反過來,你的寫出來的東西,只有腦洞一個亮點,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去製成你的腦洞的話,那麼當人們的新鮮勁過去後,就不會再看下去。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他就走出了藏經樓。

藏經樓門口,站著兩個身穿黑衣的僕從,這些天武秋生的一應伙食,就是這兩個人負責的。

因為身份的原因,他們無法入內,所以只能在門口守候。

此時見武秋生從裡間走了出來,忙弓著身子迎了上去。

“我在裡面看書的這些日子,外面有沒有大事發生?”武秋生接過僕從遞過來的茶水,輕輕抿了一口,對著其中一人問道。

那人倒也不含糊,恭敬的答道:“回先生的話,大事倒是沒有。

不過前些日子,嵩山掌門左冷禪,曾發下英雄帖,邀請五嶽劍派所有掌門,共上嵩山,商議大事。”

“哦,還有這等事?”武秋生放下了茶盞。

那人見武秋生來了興趣,忙接著道:“是啊,那任我行雖然沒有在英雄帖上名言,邀請其他各派掌門,究竟所謂何事,不過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這是想要把五嶽劍派合併在一起,好對付我們日月神教。

若是往常我們還會對此忌憚一二,可如今我們神教多了先生這樣的人物,又豈會將區區五嶽劍派放在眼裡?”

“好了,我知道了。”武秋生淡淡一笑,揮了揮手,示意二人退下。

早在和任我行一起上山,對付東方不敗之時,他就預料到,任我行一定會把擊殺東方不敗這件事宣揚出去。

如今,被神教的眾人當做自己人,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對此,他不屑於去辯解,也並不怎麼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