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章,出關(第1/2頁)
章節報錯
開竅初期,最是容易突破。
一來是因為,自人類誕生之際,就自然而然的開了“七竅”。
加之武者練氣之時,又開了丹田這一個大竅穴。
所以只需要再開九十二個竅穴,就可以躋身下一個境界。
二來是因為,境界越低,越容易尋找到竅穴。
這有些類似於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剛開始的時候,你是一張白紙,只能考零分。
從零分提高到三十分,這個過程就相對容易一些。
但隨著分數的提高,難度係數也會隨之上升。
一張很有難度的試卷,在老師的不斷教育提點,學生努力學習下,大部分人都能夠達到三十分。
但是若是再要往上升,就得看個人的悟性,以及老師的教育方式了。
老師教育方式正確,或者湊巧猜到了考試的題目,那麼相應的,學生就能多考幾分,反之亦然。
當然,某部分天才,不包括在內。
對於天才來說,試卷的難度,只要不超過學習大綱太多。
就算你出的再難,他也能得到滿分。
武秋生就是這種天才,而且絕對是天才中的天才。
因為他之所以考滿分,是因為試卷只有100分,而不是因為他的極限只有一百分。
他修煉國術多年,甚至輕鬆的度過了九死一生的抱丹,憑藉他對身體的瞭解,只要稍微花一些時間,找到周身三百六十五個大竅,穴並非難事。
他的難點在於,如何迅速的,把自己的內力,填充慢全身上下,每一個竅穴。
大明江湖,就算是最為驚豔才絕的張三丰,對自己的要求,也只是開啟周身三百六十五個大竅穴。
但而武秋生想要的,卻是見神不壞。
所謂的見神不壞,指的是對身體洞悉入微,掌握周身億萬個敏感的穴位,進而掌管身體的執行,就像玉皇大帝掌控天庭,如來佛祖掌控靈山聖地一般。
這樣一來,便能徹底開啟人類身體這座寶庫。
而要做到這一點,除了周身三百六十五個大竅穴之外,還必須讓身體內,所有小竅穴,充斥先天真元。
九州大陸,出現過無數開竅境界的武者,就算是大明江湖,這種武力值遠低於九州大陸的威名,也有不少達到開竅境界的人。
同樣是開竅,為什麼這麼多開竅境的武者,沒有一人,能夠開闢壹萬竅穴?
原因很簡單,其一是不練國術,不深刻的瞭解身體,就無法找到如此之多的竅穴。
連找都找不到,更別說讓竅穴充斥先天真元了。
其二是時間問題,張三丰突破凝真時,已是一百多歲高齡,如果再不做突破,也就十幾年的時間可活。
所以他只做到,讓周身三百六十五個竅穴灌滿真氣,因為這對他來說,已經到了極限。
他的壽命只有這麼長,無法讓他拿出更多的時間,繼續挖掘身上的寶藏。
修行者的身體,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