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巨俠當然不會因為一次小小的失敗,而放棄挑釁武秋生。

他之所以這麼針對武秋生,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正所謂俠以武犯禁,朝廷對於江湖人士的打壓,始終不曾斷絕。

五十年前,朝廷趁著日月神教教主董泰初,和旗下十大長老圍攻華山之時,策反了當時的日壇壇主任我行。

讓任我行,把日月神教的計劃,洩露給五嶽劍派。

使五嶽劍派合聚華山,設計困董泰初于山洞之中。

事後,任我行雖然當上了魔教教主,但魔教因為這次戰鬥,根基大損。

教主和十大長老,盡數身亡,旗下精銳弟子亦是死傷無數。

直到十幾年前,東方不敗的出現,才得以再度崛起。

三十年前,在朝廷的挑撥下,武林各派再次發生了爭鬥,其中以華山為最。

當年,華山人才鼎盛,“劍宗”與“氣宗”未分之前,本是有能力合併五嶽劍派,把五個門派,統一成一個可以比肩少林、武當的大派的。

正是因為朝廷出手,丟擲了一本《葵花寶典》,讓劍宗和氣宗的創始人,發生分歧,進而內鬥。

幾年的功夫,這個門派死傷無數,一度走向了衰落。到了今天,一流好手,只剩嶽不群、甯中則兩人。

前輩們三番兩次的挑撥,換來了朝廷的安寧。

可這份安寧,並沒有維持多久。

東方不敗的出現,讓日月神教迅速崛起。

左冷禪的出現,也幾乎讓五嶽劍派,結成了聯盟。

這兩個大勢力的崛起,預示著江湖上,即將再起風波。

作為朝廷的一員,郭巨俠,自然是想要把這種風波,扼殺在搖籃中的。

可惜,如今的朝廷,宦官當權。

東廠督主曹少欽,陷害忠良,原本效力於朝廷的高手,在他的打壓下,死的死、傷的傷。

雖然有鐵膽神侯朱無視,與之抗衡,但朝廷的綜合實力,已經不及五十年前的一半。

幸運的是,雖然內憂與外患並存,但各方實力,剛好達到了一個平衡。

只要沒人打破這個平衡,事情尚可控制。

可如今,他卻看到了一個有可能打破平衡的存在。

這個存在,就是武秋生,準確的來說,是郭巨俠臆想出來的,武秋生背後的勢力。

在他的眼中,武秋生年紀輕輕,就能夠讓他感覺到危險,背後肯定有一個龐大的組織。

否則,根本難以解釋,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為什麼會怎麼強。

若是按照常理來講,郭巨俠的這個推測,成立的可能性是相當大的。

然而,武秋生偏偏是個異類,他不是這個世界的原住民,而是被《大夢心經》帶過來的。

所以,郭巨俠的推測,完全錯誤。

可惜,郭巨俠本人並不知道,而武秋生,因為不知道郭巨俠會想這麼多,所以也沒有解釋。

一個不那麼美妙的誤會,就這樣在無聲無息之中產生了。

因為這個誤會,郭巨俠再度開口:“少俠可是江湖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