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章,三人行(第1/2頁)
章節報錯
“雲聰,你們這次的動靜不小,想來是遇到佳作了吧?”
這次說話的,是那個年紀最大的那個導師。
他一邊問話,一邊調動自己的才氣。
很快,被李雲聰捧在手心的兩份手稿,瞬間飛起,攤開,懸浮到了三位導師面前。
李雲聰點頭道:“雷師所言極是,這次的作品,確實非同一般。
依學生之見,就算不能驚動幾位虛聖大人,也必然能獲得諸位大儒的青睞。”
“雲聰從來不做沒把握的事情,既然你都這麼說了,那我們幾個,倒是要看看,這次獻上來的,究竟是何等佳作了!”
中年導師言罷,手指朝著其中的一份手稿一點,那份手稿,立刻飛到了他的面前。
這位導師,只是看了一眼,手稿前的名字,內心就忍不住一陣驚呼。
“《三字經》,真是好大的氣魄,居然敢用上經這個字。”
在儒家,可不是什麼書,都能用經來稱呼的。
孔子成聖之前,儒家的典籍,就只有《詩經》《尚書》《禮》《易經》《樂經》五本,被冠以經之名。
這五本書,因為是在孔子成聖前,就出現的,所以被稱為聖前五經。
孔子成聖時,寫出了《春秋》,自此儒家才有了第六本儒經。
往後的千年歲月,孔聖門下七十二弟子,根據孔子語錄,共同編寫了《論語》。
亞聖孟軻,根據自己畢生的心得體會,著書《孟子》。
又千年,為了方便天下儒生學習,孔聖親自出馬,將《禮》拆分成《周禮》《儀禮》《禮記》。將《春秋》拆分成《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而後,又有大儒,寫下了《爾雅》《孝經》。
自此,《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易經》《樂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孟子》《爾雅》《孝經》,被定型為儒道十四經。
“距離,上部經書出現,已經足足有兩千年的時間,莫非這次,又要出現一本?”
中年導師心中駭然,連忙掃了一眼,懸浮在自己面前的手稿。
這一看,他心中莫名嘆息了一聲。
字數太少了啊,只有區區千餘字。
之前的儒道十四經,每一本的字數,至少都有上萬字。
而他面前的這份手稿,只有千餘字,就算字字珠璣,也不可能成為儒道第十五經。
嘆了口氣,掩蓋住了內心的失望,中年導師定下心神,再次朝著面前的手稿看去,這次他關注的不再是名字,而是內容。
“人之初、性本善……”看著看著,中年導師的神色,漸漸鄭重起來。
於是他不由自主的看了第二遍,並低聲誦讀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