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華界閘北。

抗戰前夕,滬市的行政區域,由幾乎互不相干的三部分組成。

第一個部分名為公共租界,這裡過去是英租界和美租界,約有一百多萬人口。

第二個部分是法租界,人口同樣高達一百多萬。

公共租界的行政體制,與法租界完全不同,後者是法蘭西殖民帝國的一部分,受法蘭西駐印度支那總督的支配,而公共租界是當地外國僑民的地方自治體,並不直接受任何外國領事,而是由工部局管理。

第三個部分是華界,華界圍繞著公共租界和法租界這兩個外國人的區域,人口同樣很多。

工部局中,雖然也有能說得上話的華董,但主要權利,還是在英美手中。

三個部分,只有華界才真正是華夏人統治的地方。

固然,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居住著不少華人,但真的要論起華人的數量,還是以華界為最。

島國人策劃這次比武,就是為了打擊國人的信心,而要打擊國人信心,自然需要足夠多的人,來見證這次失敗。

所以他們把地點,選在了華夏人最多的地方——華界的閘北。

或許是因為霍元甲本身的名望;或許是一直處於壓迫下的國人,想親眼見證本國武術家,暴打小鬼子的過程;又或許是島國人宣傳工作做的到位。

總之今日比武擂臺附近,人潮洶湧,名副其實的人山人海。

……

……

擂臺之上,霍元甲和芥川龍一相對而立。

霍元甲身高七尺,穿著一件黑色的長袍,腳上是一雙千層底布鞋。

他的氣質儒雅,即便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一場生死鬥,卻依舊帶著些許笑意,看上去從容不迫,很有高手的大家風範。

反觀芥川龍一,身高八尺,體格健壯,從他那敞開的浪人服中,隱約可見一塊塊隆起的肌肉。再配上那殺氣騰騰的眼神,活脫脫一個久經沙場的悍將。

如果光看外邊,不懂武的老百姓,一定會覺得芥川龍一的迎面,要更大一些。

“這小鬼子好高,好壯,霍師傅能不能打贏他?”

不少國人,只聽過霍元甲如何如何厲害,卻沒見過他出手,看到芥川龍一如此高大威猛,不由為他擔心起來。

“沒問題的,當年被霍師傅打敗的洋鬼子,比今天這小鬼子還要高,還要壯。”見過霍元甲出手的國人,則對霍元甲很有信心。

觀眾們正各自議論著,卻聽臺上一陣鑼響。

知道比賽即將開始,不少人停下了低語,踮起腳看向了臺上。

霍元甲立於擂臺中央,朝臺下的眾人拱了拱手道:“今日,我霍元甲與虹口道場館主芥川龍一比武。這次比試,公平公正,既分高下,也決生死。

若是我技不如人,不幸身亡,大家不可追求,也無需為我報仇。”

說完這話,他便來到了擂臺邊上的桌案前,拿起毛筆,在生死文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姓名。

芥川龍一冷冷的掃視了一圈臺下的觀眾,同樣來到桌案前,在生死文書上籤了字。

自此,比試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