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億撬動千億?(第1/4頁)
章節報錯
很明顯,賈會計搞了半天,他甚至不想去找銀行質押股票,就是想拿著這些股票。
他對自己的樂時還是非常看好的,他相信只要度過這個難關,那麼,股價一定會繼續上漲。
甚至,賈會計有絕對上漲的理由。
版權,電影,電視劇,甚至還有動畫電影,以及娛樂事業,再加上賈會計要談中超,以及購買歐冠轉播,還有就是,他準備獨家代理NBA!
就股票的這個東西本身,其價格其實並不是看這個公司當下值多少錢的。
股票的股價,本身是一種預期,即這家公司未來值多少錢,現在的投資者作出一個判斷,然後大家來買。
也就是定價。
簡單的來說,樂時公司就不算什麼賺錢不賺錢這些事情,光是賈會計即將展開的那些新的業務。
就已經足夠能讓股價大漲了!
對呀,十分簡單的邏輯,就是這個公司的業務增加了,那不管怎麼樣,也應該反應在股票上。
甚至,就算是這個新的業務可能會賠錢,可也是相當於市值的增加。
這個公司的內容更多了嘛,可以讓投資者想象的未來更多了嘛。
所以,賈會計這貨一直都是想保住自己的股票,他並不想真的賣。
關於這一點,沈放自然也非常的清楚,所以,他才提出了這個條件。
他想要投票權。
我們一般會認為,對一家公司股票佔有的多少,就可以擁有多大的權力,也就是體現在投票權上。
但是,商業就是這麼的古怪,在有些時候,並不是一定會這樣。
很多的時候為了一些合作,會談很多很多的條件。
就好像一個公司投資另外一家公司,兩邊會對各種方面斤斤計較,很可能會出現,你投資的錢很多,但你擁有的權力卻不多。
道理其實也不難理解,因為公司的原本主人,他不一定會接受投資嘛。
你有錢是伱的,公司是我的,我願意賣,我才賣,我要是不願意,你能怎麼樣?
於是,在現實的商業層面之下,有不少的投資資金是乾脆不要‘權力’的,也就是不干涉這個公司的經營。
當然了,他們基本上不會讓渡出分紅,畢竟,投資不就是為了獲利嘛。
沈放本身不是一個投資者,賈會計給出的條件,其實也都是圍繞著錢來說的。
就跟上面講的差不多。
你沈放借我錢了,我以後還你更多,這不是挺好的嘛!
只不過,這是賈會計自己打的如意算盤,沈放卻沒有這麼輕易的就答應。
我沈放不光是要投票權,我還要很多!
“賈哥,咱們得講道理,我這個錢對你現在非常的重要,那我多要一些投票權,這沒有什麼問題吧?
我要的不多,只要5%的權力就行了。”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