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就算是冬天,氣候也很宜人。

大概,我們中國每一個上規模的城市都會有勞動市場。

這裡也不意外。

只不過,這種市場一般都叫人才市場,人才中心什麼的。

別管是不是零工,別管是不是那種有今天沒明天的打工人,到了這裡至少成了人才。

總之,名字得高大上。

至於這玩意是誰想出來的,沒準大概就是吳秘書吧。

一般這種人才市場,打工人都是聚成一堆一堆的。

反正就是等著老闆過來挑工人嘛,有些是掌握了一些技術的打工人。

他們會用個什麼東西,比如紙牌,在上面寫上自己擅長的工種。

有瓦工,木工等等……

可以說,基本上都是多才多藝的。

不是有那麼句老話嘛,藝多不壓身。

大多數的打工人,他們的穿著都比較一般,不乾淨,甚至許多人還帶著之前工作的痕跡,油漆點子什麼的。

他們一般也是面色黝黑,面板粗糙,幹活的一雙手,粗大有力。

但,臉上總是少不了笑容。

這讓他們看上去又很陽光。

本山叔在小品中有過很動人的臺詞:

勞動者是最美麗滴。

今天,來了兩個不太一樣的後生。

“我說沈放,咱們倆真的能找到活嗎?”

“不然還能去哪兒?你給個建議也行。”

“你啥意思?之前我不是說的很清楚嗎?我是一點兒經驗都沒有。”

“那不就得了。”

“可你有經驗嗎?”

“你看我像在工地上幹過?”

“那,為啥我就聽你的?”

“我在衡店幹過群演。”

“真的?”

“怎麼,你想笑?”

“我就是好奇,真的不知道你還有這麼一段。”

這兩個年輕後生,還挺帥氣,他們就是沈放跟陳驍。

不是說沈放這傢伙去體驗生活了嘛,這貨怎麼來了這裡?

還有啊,為什麼還多了一個陳驍呢?

確實,就算是小蜜看到他們倆這個情況,也會非常驚訝,但他們倆出現在這廈門的勞動市場裡,卻十分順理成章。

首先,沈放對《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之前就提出了一個要求。

我們一定要拍出精緻、漂亮的畫面來。

這拍攝電影,要鏡頭畫面拍的好,除了攝影裝置以及打光等等手段之外。

自然環境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