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你的名字》這部電影目前為止交代的資訊並不多。

小葉是哪個大學的學生,沒交代。

小龍在哪個工地上打工,沒交代。

但是,從光影的角度上,就給人一種,他們其實是身處一個城市的這種感覺。

是這樣的,每一個地方就有每一個地方特點,按照光影而言,講文藝一點就是,每一個城市就有每一個城市獨特的光譜。

也許今天來的大老們並不能確定是哪個城市,但,他們在同一座城市,這是可以確定的。

至少,給了觀眾們這樣的感覺。

可是,小龍與小葉兩個年紀相彷的青年,卻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

甚至他們就好像身處兩個世界。

這跟他們從事著什麼關係都不大,而是那吃飯。

同樣是吃飯,卻完全不一樣。

吳斯遠在電影這個行當裡已經沉浮好多年了,他看過的電影、拍過的電影,數不勝數。

可眼前的這個片子,還是讓他覺得非常非常特別。

其實,電影最大的魅力在於……你想怎麼拍都行。

而當一個導演,最爽的地方就是可以去設計電影鏡頭。

一個鏡頭,就只是鏡頭,無需什麼過多的臺詞,就可以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吳斯遠覺得這部電影裡,關於吃飯的鏡頭真的很棒。

小葉這個女生,她吃飯的鏡頭就是從‘飯’看向他。

小龍則是從他看向‘飯’。

這一定是有導演想要表達出來的東西的。

到底是什麼,現在且不去深思。

沉放跟路洋,他們只是年輕人,就可以做到這個程度了嗎?

而且,這部電影的畫面也非常的好看。

現在這年輕人,真不一般!

吳大老不禁把沉放高看了一眼,但,這個小龍的情節,沉放到底會如何處理呢?

展現跟小葉這個生活在象牙塔內的大學生,截然不同的人生,如果單獨看這個情節的話,以前也不是沒人拍過。

這個年頭,很多人都聚焦過民工的生活,而展現出來的大多也是那些東西。

工地的髒亂差,伙食的不好,還有拖欠工資。

反正,大多都是這麼個套路。

你沉放會如何做?

就算是加上路洋,又能如何?

吳大老覺得以沉放跟路洋的實力,他們也許有創意,有新的東西,可應該也很難做出突破。

畢竟,這個時代的民工,他們的現實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