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當哐當。

綠皮車還是這個動靜,只是這次目的地變成了昆明。

姜汶跟沈放說的清楚,讓他到這裡來相見。

沈放記得《太陽照常升起》就是在昆明的大學,以及東川紅土地,哈尼梯田等地取景的。

從橡山到彩雲之南的省會,這一路上得花費不少時間。

沈放自然不會浪費,他手上捧著本書,布萊希特的《四川好人》。

一個德國人,怎麼會寫出這樣的作品呢?

沈放一開始也不懂,可等他看完了這個故事,便明白了。

《四川好人》也可以是《‘任何地方’好人》。

天上有神仙認為,這世道好人活不長。然後就有三個神仙下凡找好人,來反駁這種論調。

好人是找到了,一個失足女,沈黛。

她也確實做了很多好事,可很快就發現,這好事太難做了。

沈黛很聰明,她乾脆‘發明’了一個人出來,就是她的侄子,取名叫做崔達。

崔達跟沈黛的行事準則截然相反,他不在乎任何道德跟法律的約束,可這麼一搞,沈黛的店生意越來越好。

她就能做更多的好事了。

最終,真相大白,好人跟壞人,其實都是一個人。

那三個神仙也沒了辦法,乾脆跑回天上去了。

就是這麼一個故事。

但,相比較於《伽利略傳》,《四川好人》是更加有影響力的作品。

沈放甚至覺得,好像在許多電影中看到過這部作品的影子。

他的腦中不由自主的就出現那個畫面。

好人就應該被人拿槍指著?

沈放莫名覺得,相比較於救窮人,罵富人,不如先善待好人。

讓好人有好報,說起來簡單,可做起來難。

此刻,沈放好像搞懂了布萊希特,但又好像沒搞懂。

嘈雜的車廂又將沈放從沉思中拉了出來,大概還是沒有搞懂吧。

他也不敢浪費一點點時間,乾脆又拿出複習材料。

得重新參加一次高考,這對他的難度不亞於藝考。

還好,沈放平日裡積累還不錯,他打算主攻語文、政治、英語這三門。

現在考大綜合,但也應該是萬變不離其宗。

藝術類院校要求的分數並不高,沈放只要低分掠過就可以,他又不立學霸人設。

車廂裡依舊很是嘈雜,沈放沉浸於書香之中,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