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李爾果然接到了梁修文發來的資料。

《父母的似水年華》是由同名的小說改編的電影,這部小說講述了特殊時期知青父親與鄉下母親一生相伴的故事。

李爾花了一點時間去讀了這本小說,感覺跟前世的傷痕文學類似。

但是梁氏兄弟的這部電影好像不再把重點放在對時代的批判上,而是更加聚焦於“人”。

如果是按照“甲方”對自己的要求,他們需要的是更為溫情的表達。

但發來的資料太少了,甚至沒有影片片段,李爾只能根據劇情去尋找貼合的音樂。

不給李爾發電影的片段還算是一件合理的事情,畢竟可能會發生洩漏的情況。

可是也不讓李爾去現場看,這或許就是他們對李爾的考驗。

這樣一來,工作的難度一下就大了,因為這不單單是一首可以獨立於電影外的歌曲,而是貫穿於整部電影各個環節的配樂。

也就是說李爾必須憑著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去想象電影會如何呈現,並根據這些畫面來搭配適合的音樂。

雖然他們現在只需要李爾根據印象創作出一首符合電影整體氛圍的音樂,但時間卡得很緊,5天后就要demo。

李爾不得不根據自己的記憶去檢索那些符合要求的音樂。

電影的關鍵詞不停地在李爾腦海裡閃現……

年代、父母、愛情、淳樸、知青……

李爾隱隱約約中好像找到了感覺,他想起了在中國影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第五代導演,其中被譽為“國師”的老謀子一度對鄉土題材的電影非常鍾情。

他那時的電影似乎總有一種與土地相依存的宿命感,而那部讓他摘得銀熊獎的《我的父親母親》不正與梁氏兄弟的這部《父母的似水年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

李爾想起了那部影片中令人動容的音樂,於是馬上用“曲庫任選票”搜尋了《我的父親母親》,結果顯示出來。

他馬上播放試聽,那悠揚婉轉,極具渲染力的旋律一下就讓李爾感覺對了。

就是這種氛圍!

溫情,但是隱隱有些悲涼的底色,卻不至於讓人感覺到無望。

真的是完美契合!

三寶老師大才!

李爾看著《我的父親母親》電影原聲合集中的各個片段,十分滿意。

雖然每個場景使用的音樂不太一樣,但很多的旋律都有一個相同的動機,因此旋律大同小異,或者說是一模一樣,只是樂器或速度變更,這就避免了李爾“曲庫任選票”不夠用的尷尬。

現在李爾決定先兌換最重要的那首電影同名音樂,其他的場景暫時擱置一下,等梁修文那邊透過了再說。

點選兌換《我的父親母親》,提示再次出來,這一次李爾直接關掉,確認了兌換。

一下子,關於這段音樂的一切都湧入了李爾的腦中,無論是曲譜還是樂器的使用,以及創作的思路。

不過,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讓李爾有些尷尬。

因為這首曲子強烈的中國元素註定了其中必然有傳統的民族樂器,竹笛在這首音樂裡就是一個與絃樂交織的存在。

可是現在誰來演奏竹笛呢?

即使能夠找到,梁氏兄弟敢不敢用也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