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次招生的目的,目光要放在學校二檔、三檔上,一檔的學生,暫時不要理會。”高回能被蘇明哲任命為人事部總監,還是有一套做事方法的。

他在沒有人反對的情況下,很快就把部門的工作方案制定了出來。這時,一個皖省縣城來的人事專員,怯生生舉手問道:“總監,這個大學生一檔、二檔、三檔,是指的他們學習成績嗎?具體是怎麼劃分的?”

“不是學習成績,是看他們的家庭成分。”高回對於下屬的工作問題,還是態度認真地回答道:“所謂的一檔家庭,就是老家在農村,或者在滬市以外的城市,兄弟姐妹要麼務農,要麼不在滬市上班,這樣的學生就是一檔學生。按照市裡給的分配原則,一檔學生會被優先分配到滬市的集體單位上班。所以,大部分一檔學生都不會選擇進私企。咱們也就沒必要去找他們浪費時間……”

“二檔家庭,就是父母在滬市工作,或者有兄弟姐妹在滬市工作的,按照分配原則,會把他們分配到鄉下,或者外市,或者一些績效不好的單位……”高回把關於學生工作分配的原則,給大家講了一下。

這裡所謂的‘一檔、二檔、三檔’,自然是明面上的規則。暗箱操作在什麼地方都有。

最後,高回語重心長道:“這次招聘任務,我們實行‘績效責任制’,每個人手裡都有二十個以上名單,能夠簽約多少,以及簽約速度,都涉及到大家的績效獎金,希望大家加油努力!”

“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劉昊然看著手裡的幾十份資料,腦子一團亂麻。

他手裡分配的資料,看起來和同事手裡的沒什麼區別。但是仔細看,就能發現這些學生大多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父母中最少有一人是在職領導。

按照分配原則,如果父母都是在職領導了,這些學生就會被劃到二檔、三檔線中,在分配工作中,會被安排到農村,鄉鎮,或者是外地工作。

但是這個世界處處都是關係網。這些學生的父母在設計自己孩子前途的時候,肯定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把自己的子女前程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當當。

所以,這些學生也不可能來私企應聘。劉昊然作為上機廠調派過來的人事專員,對這些事情自然是門清。

現在高回給劉昊然分配這些學生的資料,劉昊然把裡面的關係想明白,頓時就憤怒了:“這個狗領導,真是一點肚量都沒有!”劉昊然也是沒想到,自己才剛把高回這個總監得罪,小鞋立馬就送到了面前。

在座的人事專員中,不止劉昊然一人分配到了如此艱難的任務。剛才跟風附和劉昊然的那些人事專員,現在都哭喪著臉,開始後悔起來。

果然,自家狗領導小肚雞腸,一點容人之量都沒有。早知道高回的報復來得這麼快,大家剛才跟風附和的時候,肯定會多思考一下的。

有人倒黴,就有人高興。那些沒跟風的人,看到手裡資料後,頓時喜氣洋洋,連忙和高回告辭,準備前忙工作了。

“包分配,吃皇糧。”這是多少代人孜孜不倦追求的夢想。而考上大學,無疑是最接近這一步夢想的渠道。

在八九十年代,大學沒有擴招前,每年大學畢業生數量只要幾十萬人。

而此刻,全國私企、民營、外資、合資等百花齊放,對人才的渴求程度,完全超乎後來人的想象。

為了爭奪每年的幾十萬大學畢業生,從三月份開始,學校裡開始有了招聘會,報紙上有了招聘廣告,甚至電視臺上,都有各種招聘資訊。

可以說,為了爭取這些大學畢業生,各家領導也是使出了全部手段。一時間,熱鬧紛繁,甚囂塵上。

而大學生們也會被這些招聘資訊迷惑心智。尤其是,學校給安排的工作單位不如意時,這些大學生一激動,就會被招聘廣告中的高薪福利吸引,選擇放棄鐵飯碗。

招聘單位為了招聘到人才,也算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而這些大學生為了確保自己找到一份高薪資、高福利的工作,也要‘優中選優’。

華龍機械廠和華龍電子廠,因為卓欣瑤的幫忙,先一步拿到了京南理工大學畢業生的資料,所以率先一步,挖走了不少優秀畢業生。

而就在畢業季來臨時,市面上又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新聞。電子城、電腦城出現了一款名叫‘華龍’的電腦。

‘華龍電腦’的上市,可謂是毫無徵兆。除了業內人士知道一點訊息,外界的人只有去電腦、電子城組裝電腦時,才會有櫃檯老闆提問一句,要不要購買華龍電腦。

華龍電腦已經上市,率先在電腦行業實行了三包制度:一週內包退、一個月內包換、三年內保修。

華龍電腦的這種服務態度,為他迎來了大量年輕客戶。三月份,華龍電腦正式上市,出廠價三千九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