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遇人不淑的邱小姐(第1/3頁)
章節報錯
“招不到人?”
蘇明哲腦子一懵:
“怎麼會招不到人呢?浦江的工人工資一個月也就是一百塊出頭,咱們都出到兩百了,怎麼就招不到人?”
這可是86年,兩百塊錢還是很值錢的。
“老闆,來報名的人很多,但是符合您定下用工標準的人,真的很少。”
陳經理有些委屈,就把招工難的事情和蘇明哲又說了一遍。
蘇明哲給浦江的企業工廠引進了不少新裝置,還讓他引進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
按照要求,新招收的技術工人必須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比如說初中畢業,甚至高中畢業才行。
為此,蘇明哲還讓陳經理弄了一個面試筆試環節。
陳經理對於蘇明哲的這個安排,最初也認為很有必要,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他是非常堅定地執行了這個招工計劃。
結果,幾個月過去,新裝置都到了,但是新員工卻招不夠數。
這就尷尬了。
陳經理不得不臨時用一些老員工頂上去,這才讓新裝置運轉了起來。
“怎麼會招不到人呢?”
蘇明哲有些頭疼,但是想一下,現在‘七上八下’的問題還沒解決呢,私企民營招不到人,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
“新員工還是要努力招的,實在不行,就給一些員工換崗,多集思廣益!”
蘇明哲對安全事故是深惡痛絕的。
陳經理聽到蘇明哲不再追責,這才鬆了一口氣,也連忙承諾,自己一定會嚴加監管,爭取把安全生產觀念,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
掛了電話,蘇明哲就通知財務,把錢給浦江那邊轉過去。
不管怎麼樣,出了事故,必須把工傷撫卹金第一時間給到位。
這是蘇明哲承包浦江國企工廠的時候,給浦江領導的承諾。
把浦江的事情處理了,蘇明哲又開始思考招工的事情。
82年,國家鼓勵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做個體戶,但是因為票據,以及出門證件等問題,農民的務工活動範圍,沒辦法離開家鄉太遠。
這就是第一批‘農民工’。
86年的時候,政策上進一步放開了對農民管控,各種票據都被放開,允許農民自理口糧。
這就推動了一大批農民,來到一二線沿海發達城市務工,成為了第二批‘農民工’。
第一代‘北漂’、‘滬漂’、‘深漂’都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燕京、滬市、鵬城能吸引農民工,是因為政策上的吸引,加上大城市的光環。自己想吸引人才到浦江,還是需要用錢來吸引啊。”
思來想去,蘇明哲也只能想到用錢來解決問題。
兩百塊錢招不來人,那就花三百塊。
反正,過兩年價格闖關,工人的工資還要繼續漲。
自己就相當於提前兩年,給員工發點福利了。
拿定了主意,蘇明哲就給陳經理發了一個郵件,把漲工資的事情說了一下,讓他把這事辦好。
陳經理下班前看到郵件,腦子懵懵的。
一個工人的工資都三百塊了?
想一下前幾年,他剛進入社會,第一個月工資才五十塊錢。
這還是因為他作為技術工種,廠裡給的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