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封王(第1/3頁)
章節報錯
轉眼到了第二天。
蘇明哲登基後的第三次大朝會。
大皇子、二皇子,連帶著才五六歲的三皇子,一起到場。
蘇明哲端坐龍椅上,等諸位大臣三呼萬歲後,就開始有官員上奏本。
能在大朝會上上奏本的事情,都是大事要事。
蘇明哲要麼當場處理了,要麼就交給內閣或者六部九卿早日拿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過了一個多時辰,年紀幼小的三皇子已經開始犯困了。
上奏章的大臣漸漸稀少。
這時,郭攸之才站了出來,啟奏道:
“陛下,臣有本奏!”
郭攸之不愧是禮部尚書,遞過來的奏本,洋洋灑灑寫了幾千言,最後才寫道:
“……有先帝長子承江、次子承澤性瑾淑敏、勤於王事,幼子承平聰敏好學、孝親事忠……繼上古井田分封之制,作藩屏於帝室……”
蘇明哲等郭攸之用陰陽頓挫的語調講完,這才點了點頭道:
“郭愛卿所言甚是,朕欲封大皇兄為平西王,封二皇兄為平南王,封皇弟為永安王,授‘親王’爵,世襲罔替!諸位愛卿,可有異議?”
朝中文武百官,本來以林若甫為首。
此刻,林若甫卻是一臉懵逼。
郭攸之前腳奏請,蘇明哲後腳就乾脆利落地把三個兄弟給安排了。
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得出來,這是皇帝和郭攸之在唱雙黃。
現在又假惺惺問大家想法,這是真把大家當成傻子了嗎?
這皇帝想唱獨角戲,還要我們這個老臣幹什麼?
再想起前些天,皇帝對自己的冷遇,林若甫一張老臉,頓時被氣得發青。
不過,這種事情,慶帝在位時就經常幹。
林若甫對慶帝是無可奈何的。
現在蘇明哲也學著慶帝的模樣,玩大權獨攬的遊戲。
林若甫對蘇明哲,依舊是無可奈何。
之前講過,南慶以武立國,文臣武將在朝堂上的地位,類似於漢唐時期。
文官雖然能霸佔朝堂百官半數的位置,但是真正有底氣說話的,還是武勳將軍。
比如裡,梅執禮離開京都,前往燕京擔任城主之位,是燕京文官之首,卻被燕京大都督王志昆管轄。
所以,林若甫對皇帝有事不和自己通氣這種情況,感覺很不爽,卻也只能默默忍受。
倒是有不少大臣,從蘇明哲封出的爵位名字中,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
按照舊制,皇室血脈被封親王時,一般都是‘單字親王’。
比如說華夏漢人皇朝喜歡用‘晉、秦、楚、燕、韓、趙、魏、漢、唐、宋’等字封為王號。
大慶喜歡用‘靖、誠、睿、莊、恭、孝、順、穆’等字封為王號。
皇帝封‘雙字親王’時,一般都是封給武勳功臣的異姓王。
比如說清初吳三桂的‘平西王’、尚可喜的‘平南王’、耿精忠的‘靖南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