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離京的時候,聽說你去了長興島。怎麼又來山東了?”李梟已經習慣了艾虎生到處跑。這傢伙雖然當了戶部尚書,但經常不在京城。東一趟,西一趟,不知道在忙活些什麼。
“有件事情,想跟大帥稟報一下。”艾虎生恭恭敬敬的給李梟施禮。
“這麼客氣幹嘛?什麼事情?”
“我想搞貨幣改革!”
“啥?”
後世的人不太瞭解,大明年間所謂的交易貨幣主要是銀子和銅錢。銅錢都是黑乎乎,充滿了油膩汙垢。至於銀子更是充滿了各種劃痕和口水,形狀更是被剪成各式各樣。漂亮的銅錢,還有閃閃亮亮的銀子,只存在於府衙的府庫裡面。每年消耗在火耗上的銀子就是一筆大數目,而且火耗這東西也沒辦法掌握。
漸漸的,火耗就成了官老爺們灰色收入重要來源。
“現今我大明貨幣,主要是銅錢和白銀。我大明自古以來就缺銅,僅有的一點銅資源,大都消耗在鑄造銅錢上不划算。所以,鑄幣的時候就在銅錢裡面新增一些鉛。
不過如果鉛添的多了,銅錢就不耐磨損。用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模糊不清。所以,長期以來銅錢裡面銅與鉛的比例,都是一半對一半。這樣既能保證耐磨損,又能保證成本。
可到了天啟朝的時候,東林黨們為了中飽私囊。居然使用了銅七鉛三的鑄錢方法,這樣錢雖然好看了。但消耗的銅也就多了,江南的那些奸商們收集銅錢煉製成銅。市面上的銅錢不夠用,官府自然需要鑄造更多的銅錢。於是這些奸商們再將銅賣給官府,這一進一出就有兩成的好處。
每年國家耗費在銅錢上面的靡費,就佔了戶部支出是一成以上。
至於銀子的弊端就更多,鑄造好的官銀都是銀元寶。可流通到了民間,大塊的銀元寶不便流通,就會被一塊一塊夾下來零散的使用。這些就是散碎銀兩!
民間向官府納稅,大多用得就是這種散碎銀兩。官府需要把散碎銀子重新鑄造成官銀,這裡面就產生了火耗。清廉一些的官員,火耗不過就收了一成多一點兒。黑了心的,還有敢收到三成的。戶部每年的火耗,就佔了收益的兩成左右。
這些就是貨幣上的弊政!僅僅這裡面消耗的錢財,就佔了戶部收益的三成以上。想要清除積弊,就得從貨幣改革開始。”
艾虎生說得通透明白,李梟也點了點頭,他對這裡面的事情聽說過。可李梟打仗可以,玩經濟還是算了。以前去銀行淨取錢了,貨幣對他來說就是工資卡上的一串數字。
“朝廷也曾經想過改革,主要的辦法就是發行寶鈔。可寶鈔到了民間,老百姓卻並不願意使用。一是朝廷濫發寶鈔,導致百姓們不信任寶鈔。
再者!有朝廷勳貴,私下裡偷偷私自印刷寶鈔。更加讓寶鈔的發行量沒個控制,好多寶鈔最後變成一堆廢紙,讓百姓們血本無歸。因為寶鈔的事情懸樑自盡,甚至全家自盡的時有耳聞。”
這東西李梟倒是知道,寶鈔就是大明年間的貨幣。後世的錢還有專業造假的,這年月的寶鈔能有啥防偽措施,被人盜版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何況,這裡面還有勳貴參與。即便是被抓住,最後也只能推出幾個倒黴蛋頂罪不了了之。
有三倍的利潤,人就敢鋌而走險去殺人。這裡面的利潤何止三倍,足以讓人瘋狂。出現假鈔是必然,沒出現假鈔才是不對勁兒。
“你準備怎麼個改法?”李梟知道,這是關係到國民經濟的根本問題。事關重大,沒有十足的把握艾虎生不會來和自己商量。
“大帥!屬下剛剛去過長興島,與漁老進行了長談。漁老可以保證,現在咱們的鍊鐵廠能夠生產出一種不易生鏽的鋼材。而且長興島還有水壓機,能夠對鋼材進行水壓。
這樣,咱們就不再用銅鑄銅錢。而鋼製錢,也更加耐磨損成本也比銅製錢要低。更加重要的就是,咱們的鋼製錢是衝壓出來的,這跟鑄造的錢完全是兩回事兒。這就保證了,日後江南那些財閥們很難進行偽造。
鋼製錢可以衝壓成不同大小,面額分別是一個錢,兩個錢,五個錢,和十個錢。也就是說,今後假如買東西只用十個大字兒。不用拿出十枚錢幣,而只用拿出面額為十個錢的錢幣就行。
至於銀子,也可以衝壓成一錢,二錢,五錢,一兩,二兩,五兩和十兩。這樣就儘可能的減少銀子的損耗,官府也就再也不用收火耗。以前在火耗上的靡費,自然也就消失了。
在貨幣發行初期,為了保證百姓們信任。朝廷還是得那銀子出來衝壓成錢幣才行,不過百姓們今後用習慣了。咱們再拿鋼製錢取代銀幣,這裡面又能進一步的節約成本。
最主要的就是,錢幣都是衝壓而成,可以有效遏制偽造貨幣。”
李梟有些汗顏,這事情居然要艾虎生提出來。如果現在有個地縫,李梟很想鑽進去。不得不說,艾虎生能想到這一層,的確是個金融天才。
“這事情我覺得很好,你去京裡跟孫先生說一聲。貨幣關係到國計民生的根本,需要儘快施行起來才行。”對於艾虎生的貨幣改革計劃李梟舉雙手贊成,這麼好的事情需要儘快施行。不過這種事情,李梟覺得還是跟孫承宗這隻老狐狸商量好才行。畢竟,在政務上孫承宗和李梟不在一個層次上。
“現在便宜坊已經遍佈山東河北各個城市裡面,匯兌業務也四通八達。屬下想著,是不是把匯兌業務和便宜坊分開。”
兩年時間裡,便宜坊的經營模式被快速複製。現在除了京城和天津衛之外,遼東、山東,還有河北已經大量鋪開。幾乎每個城市裡面,最顯耀最大的鋪面都是便宜坊的鋪面。
便宜坊現在已經是半官半私的存在,謝有財如今行市看漲。走到哪裡,都是當地官府接待。那些府尊縣尊之類的官員,一個個的緊著巴結。誰也想象不到,夕日的大茶壺居然有這樣顯貴的一天。
“嗯!獨立出來,而且便宜坊也不宜再由咱們掌控。咱們可以將便宜坊的股份發賣,今後這種官商的行為要得到制止。一個商家既是規則的制定者,又是規則的受益者。長此以往,這裡面就會滋生腐敗。更加讓人擔心的,就是這樣的官場會用強大的資本。不平等的規則競爭,幹掉那些小買賣。
官家的買賣使用不了多少勞力,想要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就得鼓勵私營的小買賣家才行。只不過匯兌業務關係到國家根本,這不能掌控在私人手裡,需要掌控在戶部手裡才行。既然是鼓搗銀錢的行當,那就叫銀行好了。”李梟雖然不懂經濟,但他對後世國企積弊卻很瞭解。趁著現在便宜坊還沒有長成參天巨木,儘快發賣出去。民間資本自然會將這種經營模式發揚光大,畢竟資本的本質就是最求更多的利益。
“諾!屬下覺得,叫銀行很貼切。屬下這就去京城,將這些事情跟孫先生稟報。”艾虎生說完之後,就想要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