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靠著從海外大量掠奪的財富,大明帝國蒸蒸日上。
各地不斷有開工的大型工程,官府在這裡也不含湖,每項工程的工程款都撥付的足足的。
以前民夫們每年要給官府白乾一段時間的活計,這被稱之為徭役。
現在,徭役沒有了。
給官府幹活的,是那些能夠從官府手中能夠拿到工程的大老。
苛待工人被嚴格禁止的!
事實上,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也不大願意離鄉背井的去工地上幹活。
包工頭為了有足夠的人幹活,不得不提高工錢,而且標註附加條款,包食宿!
苛待工人是不允許的,府衙裡面有專門的人巡查。朝廷,也會派出人暗訪。
如果有人敢這麼幹,就得看看城頭上正被風乾的人頭。
不久之前,他也是富甲一方的豪強。就因為手下苛待了工人,被告到府衙。
朝廷的一個暗訪巡查出現之後,他的腦袋就掛在了城門頭。
人頭總是能夠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無論在東西方都是這樣。
工錢給的足,給的及時也促進了消費。
工人們開了工錢之後,就可以去消費。例如打上平常不捨得喝的好酒,每天整兩盅解解乏。
又或者乾脆去館子裡面,領略一下這輩子都沒有嘗過的大廚手藝。
又或者帶著自家的小娘子,去城裡的成衣店裡面挑選一些好看的衣服。家境殷實一點兒的,還會逛一下首飾店。
姑娘大了,總是要有幾樣首飾的。
給老爹買條豬後腿,給老丈人送些喜歡吃的糕點。媳婦回孃家的時候,也特有臉面。
這是李浩和艾虎生,拜見過了孫承宗之後商量出來的辦法。
想辦法讓老百姓幹活兒,只要幹活的人就有工錢。
畢竟,現在組成大明人主體的還是農民。
四億人口裡面,有八成是農民。
只要讓農民富足起來,那麼大明也就富足起來了。
這裡面當然會有貪贓的事情,工頭也會藉機揩朝廷不少的油水。
不過李浩不在乎,只要大部分的錢落到工人手裡。國家又修了路,修了水壩,修了橋這些工程,而且工程質量還不錯,流落到民間一點兒錢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大明就像是一臺運轉不停的機器,驅動這臺機器的動力和潤滑油,就是源源不斷的金錢。
好在,大明朝廷現在就是不缺錢。
明裡暗裡,大明從歐洲掠奪回來天量的財富。比大明國家財政十年的收入都要多!
現在,就是儘快的把這些錢散出去。讓這些錢,儘快變成一座座工廠。
一條條寬闊的道路,一座座橫跨江河的橋樑。
當然,這裡面鐵路的修建是重中之重。
城市裡面開始悄然興起一種大樓!
這種大樓一般高三四層,但佔地面積卻是極大。一般來說至少都得有二十畝土地!
這些大樓裡面,被分割成各種各樣的檔口,分割槽域的售賣衣服、飾品,甚至還有傢俱和一些城市家庭用的機器。
電風扇和洗衣機,是最受歡迎的產品。尤其是受到了家庭主婦們的歡迎!
有了電風扇,悶熱的夏天似乎也不那麼難過。如果家裡條件再好一點兒,在賣冰的人那裡買上一盆冰放在電風扇前面,再熱的夜晚也能睡上一個安穩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