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庫爾德人的巷戰,堪稱是世界上最為慘烈的巷戰。

庫爾德人和瑞士人,在小小的巴格達城酣戰了已經四個月。

強大的炮火,將巴格達幾乎夷為平地。只有少數殘垣斷壁,還能鑑證一下這座城市往日的燦爛與輝煌。

但庫爾德人佔據了巴格達城長達三年之久,天知道他們在地下挖掘了什麼規模的隧道。

米索不達米亞文明創造了巴格達,這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城市下面本就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存在。

瑞士人找到了幾座洞口,曾經嘗試著下洞和庫爾德人作戰。

可最後的結果是,下到洞裡面的一個排再也沒有出來。沒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裡,也沒有人知道他們遭遇了什麼。

漢斯·魯道夫·梅爾茨!

現在是瑞士軍隊的總司令,自從五萬瑞士俘虜到達這裡之後,瑞士人就和庫爾德人打出了仇恨。

加上教皇在背後推動,要他們發起對異教徒的十字軍東征。只要他們攻下巴格達,大明就會答應把耶路撒冷還給基督徒。

善良、善戰且虔誠的瑞士人居然沒有懷疑教皇的鬼話!

在大明的幫助下,一批批自詡十字軍的年青人,懷著樸素的宗教熱情踏上了中東的土地。

在四個月來的不斷增兵之下,兩河流域的瑞士士兵已經多達十萬之眾。

他們非常狂熱的投入到戰爭中,他們的武器由大明發放。

品種堪稱萬國牌,因為這些武器都是在戰爭當中,被明軍繳獲的聯軍裝備。

好在歐洲武器製造工藝來源於英國,而且還遠沒有達到百花齊放的地步,除了個別武器之外,口徑基本上一致。

而且俄國武器,也與他們的口徑一致。

現在察裡津和後方的幾個兵工廠製造的彈藥,以前從支援歐洲戰場,變成了支援中東。

科威特港成了中東最為繁忙的港口,每天都有軍火船在這裡卸貨,保證瑞士人的彈藥供給。

為了保障大明的軍需,大明從下餃子一樣的生產軍艦,到現在下餃子一樣的生產運輸船。

而且這玩意越造越大,機帆船這東西,徹底淪為了內貿輪,最多也就在南海上跑一跑。

一萬噸的船已經算不得大船,最新下水的長筱號,最大排水量已經接近二十萬噸。

而且,黃島、旅順、還有爪哇,新家坡的造船廠,全都在上馬大型貨輪的專案。

李浩知道之後,堅決制止了這些專案。

原因很簡單,你造得了那麼大的船,可現在沒有幾座能夠停靠這樣大船的港口。

總不能說到了港口之後在外海拋錨,然後用小船一船一船的轉運吧。

除了大型油輪,貨輪的最高噸位被定為了兩萬噸。

而且全國統一圖紙,進行批次生產。由此,節約了大量的研發費用。

如果在生產和使用中出現問題,下一個批次會進行修改。

這樣,戰爭進行了兩年之後。李梟勐的發現,大明居然擁有了無與倫比的海上運輸力量。

如今的大明,上萬噸的貨船就達到了三百多艘。其中一百艘是兩萬噸的大型貨輪!

還有十艘居然是二十萬噸的龐然大物,當然這十艘船是大型油輪。專門從中東運輸原油到濟州島,那裡的港口經過專門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