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明軍戰士浴血奮戰的時候,李梟忽然間收到一個訊息。

在庫爾斯克與基輔之間,正有軍隊在佈防。

難道說……,法國人調動了預備隊?

真是這樣的話,那進攻基輔的計劃無疑會胎死腹中。

法國人和可奧匈帝國軍隊不一樣,這些人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甚至有一定的反坦克能力。

相信,在斯韋特洛亞爾反坦克的成功,會讓他們把更多的高射炮投入到戰場上。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辦法有效對付八十八毫米高射炮。

即便是最新型的四號坦克,前裝甲也不足以抵擋八八炮的轟擊。

“法國人好像沒有那麼多預備隊,要應付法國南部防務,又要應付察裡津戰場。

他們哪兒來的那麼多預備隊,會不會是普魯士軍隊?”

史德威有些疑惑,按照道理來說,法國人不應該有那麼多軍隊。

“回總參謀長的話,是以色列軍隊。”

“以色列軍隊?”

聽到這個訊息,李梟和史德威同時吃了已經。

雖然早就猜想到以色列人不會旁觀這場戰爭,可卻沒有想到他們會在這個時候參戰。

李梟覺得,以色列人會在法國人傷亡慘重的攻下察裡津之後。戰局明朗之下,才會參戰分一杯羹。

卻沒想到,他們這麼早就參戰了。

“該死的以色列人,當初咱們就應該把他們徹底打廢了。”

“那個時候,我們有現在這麼多兵員麼?”史德威冷冷的說道。

李梟臉上有些掛不住,因為當初是他力主放過以色列人的。

大明吃虧就吃虧在戰爭動員太晚,如果在一年前開始大規模徵召兵員,把明軍的總人數擴充到三百萬以上。

就不會有今天這樣,用兵捉襟見肘,到處都缺人的情況。

後方的部隊,訓練一批到了前線,就會傷亡一批下去。

事實上,已經打成了添油戰術。

從去年大明開始參戰以來,大明軍隊累積傷亡已經達到了二十萬人以上。

明軍在之前的戰役中,從來沒有打過這麼慘烈的戰爭。

從中東到俄國,大明百萬大軍灑進去,卻還是到處缺人。

沒辦法,要控制的地域實在是太大了。

能夠逐漸抽調兵力的中東,也只能抽調出三十萬人。

剩下的二十萬人,要控制從埃及到巴士拉的廣大土地,確保蘇伊士運河區的安全,也實在是不容易。

這三十萬人還都是海軍陸戰隊,登陸作戰還成,可缺乏重武器的他們,註定不能像陸軍這樣進行大規模會戰。

而且這三十萬人還不能一次性抽出來,不然又會在中東形成權力真空地帶。

這也是李休攻下西西里島之後,遲遲沒有進行科西嘉島登陸作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