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羅斯和烏克蘭這些地方,該下雨的下雨,該下雪的下雪。

春雨貴如油,這是對農民來說。

對軍隊來說,尤其是在前線撕殺的雙方官兵來說,這場春雨貴如血。

因為連綿春雨的到來,俄羅斯和大明軍隊,停止了和聯軍的撕殺。

連遭重創的南線法軍部隊,不得已退回到了北頓涅茨克河西岸。

中線的以色列和英軍、奧匈帝國軍隊,發現和他們撕殺的明軍換上的生力軍之後,也停止了進攻。

為了打下庫爾斯克,他們用上了吃奶的力氣。

可最終打得筋疲力竭,卻沒想到明軍又調上來新的部隊。

雖然以色列部隊不要命的打法,打出了不錯的交換比。

但裝備和人員的差距仍舊難以解決,交換比一直保持在一比三點五左右。

也就是說,平均每傷亡一個明軍士兵,就要傷亡三個半聯軍士兵。

這主要是因為,明軍的各種口徑火炮實在是太多了。

而且,明軍還有一種比火炮更加厲害的玩意,那就是擲彈筒。

這種曲射的單兵火力,躲在廢墟後面,幾乎是不可能被發現的。

超近的射程,讓這玩意比迫擊炮更加適合城市巷戰。

傷亡的聯軍士兵,有一半兒是倒在這玩意的彈片之下。

新的明軍部隊,裝備了大量狙擊手。

這是聯軍士兵新的噩夢!

經常是待在掩體裡面, 只是扒著牆縫向外看了一眼,人就被不知道從哪裡飛來的子彈打爆了腦袋。

而且明軍狙擊手用的狙擊槍威力奇大, 只要你暴露了, 即便你躲在牆後面。

只要明軍狙擊手猜出來你的位置, 就會有子彈穿過牆壁把你幹掉。

新的明軍部隊,每天要造成聯軍四五千人的傷亡。

一個新的連隊拉上去, 往往堅持個二三十分鐘,就只剩下二三十人。

人多力量大,且士兵素質低下的奧匈帝國人, 成了最好的炮灰。

他們每天都要在庫爾斯克填進去一個師!

甚至有的師,連一天都堅持不下來就被打垮了。

北線普魯士軍隊,和俄羅斯軍隊,都向後撤退了十公里。

中間地帶成了非軍事區, 雙方很默契,所有人到了那段地方,全都不得攜帶武器。

匕首之類的刀子也不成!

雙方士兵們很珍惜這次停火的機會, 紛紛跑到非軍事區互通有無。

俄軍士兵用偷來的大明物資, 換取德意志軍隊的好東西。

最受歡迎的,就是牛肉罐頭。

德意志人的嚴謹,讓他們的牛肉罐頭是真正塞滿了牛肉。

比久負盛名的大明牛肉罐頭, 還要讓人愛不釋口。

“香菸, 香菸!正宗的大明香菸, 好抽!好東西。”一個穿著土黃色軍大衣的俄軍士兵,站在泥地裡面賣力的吆喝。

他手裡,拿著的兩盒大明香菸。

身後的戰馬上, 已經放了好大一堆罐頭。

“彼得洛維奇,我看我們應該走了。你看看那些普魯士人,看咱們的眼神兒已經不對了。”

“不用怕, 亞歷山大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