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線英國人防守的沃羅涅日突出部,僅僅四天時間就被抹平了。

英軍傷亡達到了三萬七千多人,失蹤或者被俘人數達到了接近兩萬人。

拿破崙緊張極了,他知道英國軍隊的數量雖然不多,但勝在質量足夠的好。

而且,英國人在某些裝備上,甚至優於法軍。

連他們都在明軍的進攻下,吃了這麼大的癟,那法軍……!

不愧是一代軍神,拿破崙敏銳的察覺到,明軍的主要問題是兵力短缺。

北線普魯士人,正在承受明軍的大規模進攻。

而南線明軍也在發動進攻,以明軍的兵力來說,這已經嚴重超出了明軍的能力。

肯定有一個方向是佯攻,可問題是,佯攻是在哪個方向上。

破解明軍進攻的辦法很簡單,只要南線和北線,同時對明軍發動反擊,就能夠知道明軍真正的主攻在哪裡。

而且這樣也能夠迅速瓦解這一次明軍的攻勢!

可拿破崙不敢這麼幹,因為這樣一來就是賭,而且如果明軍進攻的主力在南線,那麼法軍就要拼盡法軍主力,和明軍死磕,沒有任何的餘地。

真的吧明軍打敗了,那麼法軍也必然元氣大傷。

戰後重建歐洲秩序的事情,那可就沒發過什麼事兒了。

戰後的利益分配,可不是誰流的血多,誰得到的就多。

而是戰後誰的實力最強勁,誰說了才算,誰才能分到那塊最大的蛋糕。

就是因為這一點,拿破崙思考了兩天,都沒拿定主意是不是要法軍發動全線進攻!

***************************

拿破崙看著俄羅斯地圖發呆的時候,李休也正對著法國南部海岸發呆。

明軍在俄羅斯發動了新的進攻,作為牽制力量他也要在法國地中海沿岸有動作。

可現在的問題是,到底在哪裡登陸,才能最大限度牽扯拿破崙的精力。

“二爺,不用考慮了就是馬賽。”陳老虎一直鼓動李休進攻馬賽。

他的理由很簡單,馬賽距離科西嘉島上的阿雅克修港比較近一點兒。

這個理由很充分,近就代表著支援快,補給也快。

甚至,在科西嘉島機場修建完成,飛機可以直接起飛參加作戰。

可問題是,現在李休手裡只能抽調出一個師作戰。

而且這個師,還是海軍陸戰隊師。

海軍陸戰隊師的編制,要比正常陸軍師要小很多。

即便是暫編陸軍師,齊裝滿員也要一萬八九千人上下。

可海軍陸戰隊師,普遍只有九千人左右。

用九千人攻打馬賽……!

想想還是算了,馬賽的民兵就有十萬人。

如果加上正規軍,說人數十幾倍都是摟著說。

明軍就算是能夠以一敵十,那他孃的還有好幾倍的正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