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六章(第1/4頁)
章節報錯
“咱們這樣撤出法國,不是放手把法國送給希伯來人?”張煌言拿著李梟發給鄭森電報的底稿,有些氣惱的去找李梟。
“呵呵!希伯來人的本質是貪婪的,讓他們經營法蘭西,只能把法蘭西吸乾。
他們之適合經營生意,而不適合經營國家政權。
我們已經在法蘭西種下了反抗的種子,你以為,那些被繆拉殺害的人沒有親眷?
一個人身後可能就是十個人,這一次繆拉在巴黎殺了上萬人。流放的人有好幾萬!
那麼你說,現在恨他的人能有多少。
法蘭西可不是大明,咱們大明僅僅遼東、山東、河北就有人口七千七百萬人。
法蘭西所有人口加在一起,包括耄耋老人和月子裡的娃娃,加在一起也不過就是一千八百多萬人。
下一步,我們將會以普魯士和英格蘭為基地,繼續進行反法宣傳。
百姓是愚昧的,他們的視野比你想象的要狹窄。
只要我們不斷的灌輸,他們就會恨自己的政府。加上希伯來人貪婪的本性,導致法國政府的稅收會越來越高。
加上我們的經濟封鎖,會讓法國經濟越來越困難。
等著吧!
這樣過幾年,法國人自己就會亂起來。”
李梟好整以暇的看著張煌言!
聽著李梟的話,張煌言嘴唇動了幾下沒說話。
李梟說的這些想法非常新鮮,張煌言一時之間有些理解不了。
“張先生,張首輔!
時代變了,以前需要長槍大炮乾的事情。現在只要花點錢,就可以達到差不多的目的。
這錢可比打仗省多了!
說實在的,我也不想用這麼下作的手段。可這種手段,簡單、高效,代價低、最重要的就是省錢。”
其實李梟最在意的就是省錢!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經歷過多次戰爭,全大明的高層都意識到,戰爭就是在燒錢。
相對來說,現在大明用的這種辦法,算是十分省錢。
對於張煌言來說,那自然是越便宜越好。
“如果按照大帥的這個說法,的確是這樣。春秋戰國的時候,這種招數出現的很多。
只不過,那時候主要派細作去散佈謠言。而如今,我們有報紙,還有那些羨慕大明的敵國百姓。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內部發生的混亂,要比咱們硬打進去代價要小多了。”張煌言也是熟讀四書五經的人。
當年春秋戰國時,一個個鮮活的例子擺在那裡。
“哦,對了!告訴國內商家,從今年開始。我們要大量進口法國的葡萄酒!”李梟想了想,忽然間對張煌言說道。
“大帥!您不是說要對法蘭西進行貿易封鎖,怎麼又……!”李梟的話,讓張煌言有些摸不著頭腦。
“你說,如果葡萄酒價格非常高的話。法國人是不是會多種葡萄?”
“那是自然,十斤葡萄大概也只能生產六到八斤的葡萄酒。”葡萄是西域引種的重要作物,僅僅哈密一個地方,每年就能夠產上萬斤的葡萄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