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章(第1/3頁)
章節報錯
奧匈帝國的戰爭準備,基本上算是公開的。
維也納的報紙上,每天都在報道奧匈帝國軍隊的戰爭準備情況。
記著每天活躍在奧匈帝國的軍營內外,採訪著遇到的每一個人。
甚至奧匈帝國總參謀部的一位將軍,在記著面前侃侃而談對以色列的進攻計劃。
全世界都知道,大戰之前軍隊的決策需要絕對保密。這關係到戰爭程序,和成千上萬士兵的生命。
奧匈帝國之所以敢這麼幹,是因為絕對的實力。奧匈帝國在不做戰爭動員的情況下,只動用常備軍數量就是以色列國民的十倍以上。
更不用說,進行了戰爭動員之後。那是以色列軍隊的多少倍,就不好說了。
用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的話來說,奧匈帝國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以色列人。
對於以色列,整個奧匈帝國都是傲慢式的蔑視。
原本希伯來財閥都在遊說各國政府,讓他們支援以色列一小下。至少,在精神上支援一下也是支援。
奈何,各國政府知道奧匈帝國的戰爭借款是和大明帝國借的之後。整個歐洲都沉默了!
即便是法蘭西和普魯士這樣的大國,也沒有一個站出來說話。
擁兵兩百萬的俄羅斯剛剛被肢解,背後是怎麼回事誰都知道。因為他們就是實際上的參與者!
現在誰也不敢和大明作對,一個弄不好就是第二個俄羅斯的下場。
沒有了政府支援,可希伯來財閥的實力還是不小。他們不斷蒐集著一切能用的槍支彈藥,透過各種渠道送到以色列。
每天塞瓦斯托波爾都有大量的船隻靠岸,來自歐洲各地狂熱的希伯來青年,也紛紛加入以色列軍隊。
一時間,整個塞瓦斯托波爾成了大號軍營。
到處是軍隊訓練的口號聲,從清晨到夜晚,打靶訓練的槍聲不絕於耳。
甚至在午夜的時候,還能聽到有訓練的口號聲。
“一個月來,我們已經接收了三萬人。大多數都是狂熱的青壯年,我儘量將他們編入軍隊。
那些當過工人的,我要留下來。英國運過來的生產線已經到了,我已經選定了殘餘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為新的兵工廠。
那裡還殘存著一些廠房,我們都可以利用。沒辦法,我們沒時間建設新的廠房。
最妙的就是,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有一個地下車間。當時明軍轟炸的時候,只是將進出口炸塌了。
上個月我們挖通之後發現,那裡面居然完好無損。
進出口的拓寬估計再有兩三天就能完成,到時候我們把兵工廠就安在那裡!”小羅斯柴爾德這些天忙得不可開交。
沒辦法,只能利用吃飯的時間和本.古裡安介紹一下現在的情形。
“這些事情都是你來想辦法,誰讓你是以色列的總理。我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訓練好軍隊。
如果有一天以色列要滅亡,敵人得先踏著我的屍體進入塞瓦斯托波爾。”本.古裡安往嘴裡塞了一口麵包,這還是三天來他第一次坐著吃飯。
“你倒是懂得躲清閒!糧食、被裝、彈藥,還有藥品這些東西都得囤積。
奧匈帝國,最快可以在七月份進攻。最遲也是九月份!這是奧匈帝國自己的報紙上說的,維也納現在一切都是公開的。
我們的人,甚至不用刺探,那些將軍們就會自動把作戰計劃告訴我們。”小羅斯柴爾德對奧匈帝國的傲慢,感覺到滑稽。
“他們看不起我們,奧匈帝國的軍隊實在太過龐大了。我們已經根據手上的情報,開始在邊境地區挖掘戰壕。
不管他們在幾月份進攻,我們都會給他們一個教訓。克里米亞與烏克蘭的邊境,兩側都是大海。
而且戰線並不長!
只要兵力夠用,守住這樣的防線並不困難。那裡,會成為奧匈帝國士兵的墳場。
相信我!”
“我當然相信你,兵源的事情你放心。明天就有從西班牙來的一船,一共五千人。
後天,還有一船從義大利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