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晚上,俾斯麥都很忙碌。

明天早上就要出發去大明,隨行人員名單,攜帶的行禮。還有從國內抽調各種各樣的人才,一切都在忙亂中進行。

俾斯麥完全可以從容不迫的準備好再出行,可對大明充滿了貓一樣好奇心的俾斯麥,現在是一刻鐘都等不了。

忙亂中出了很多錯誤,許多不用帶的行禮被帶了出來,應該去大明的沒有去,不應該去大明的反而去了。

不過什麼都不能阻擋俾斯麥想要一觀大明那顆火熱的心!

老天爺!又或者他們信仰的上帝好像也很支援俾斯麥,第二天的早晨可謂風和日麗。朝陽出來的一剎那,天空上萬裡無雲,整個天空都是紅彤彤的。

晚秋的馬德格堡,通常都會颳風。可今天,天上連一絲風都沒有。

有傷在身,鄭森沒有去送俾斯麥。腓特烈親自去送了,除了和俾斯麥擁抱之外,皇帝陛下還親切的和所有出行人員握了手。

由於時間匆忙,俾斯麥沒來得及召集那麼多人手。隨行人員只有五十人,除了俾斯麥帶了兩名僕役和五名護衛之外,剩下的全都是普魯士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

走到飛艇下面,俾斯麥才意識到一個重要問題。

沒人懂普魯士語!

這就要完蛋了,雙方語言不通。這可怎麼辦?

飛艇上走下來一個倭國人,臉上帶著倭國人特有的矜持微笑:“首相大人,我是您這一次大明之行的舌人,我叫山本一木。”

如果道森在這裡,一定會認出來。這就是當初他在漢堡見過的那個倭國綢緞商人,而山本一木也不知道,如果那天他沒有及時離開漢堡,說不定現在骨頭都涼了。

山本一木在漢堡經營了多年綢緞,別的不敢說普魯士語還是精通的。

倭國如今是大明的屬國,能夠被大明朝廷徵召是每個倭國人的光榮。貨船停靠在克里特島,聽說大明朝廷要招募兩名普魯士語翻譯,山本一木立刻報名。

於是,這個剛剛離開普魯士一個月的倭國人,再一次來到了普魯士,還成為了普魯士宰相俾斯麥的專職翻譯。

“哦!你好,山本先生。”俾斯麥熱情的和山本一木握手。

心裡不禁為普魯士感覺到了悲哀,放眼整個普魯士,居然沒有一個人了結大明。甚至要找一個通曉漢語的舌人都找不到,還得依靠大明人找來一個倭國人來翻譯。

俾斯麥當然不相信,大明沒人會說普魯士語。至少,鄭森的普魯士語就說得不錯。

和腓特烈大帝做了最後道別,俾斯麥走碩大的飛艇吊艙。

知道俾斯麥是普魯士首相,隨行人員肯定不少。鄭森特地調了一輛改裝過的貨運飛艇,龐大的吊艙別說裝五十人。就算是裝兩百人都不在話下!

這種隸屬於大明海軍陸戰隊的飛艇,額定載員是兩百五十名全副武裝計程車兵。外加十二門迫擊炮和一個基數的彈藥!

這種飛艇設計的任務,就是要載著海軍陸戰隊在夜間秘密登陸用的。

二百多名士兵,外加十二門迫擊炮。可以在夜晚,悄無聲息的降落在敵人陣地後方切斷敵軍後路。

如果集中十艘這樣的飛艇,就可以實現一次性投入超過兩千名士兵。這種空降部隊,是奪取橋樑,隘口等要點的重要力量。

當年李梟奪取星星峽和哈密,就是一次性集中了上百艘飛艇。運送了包括榴彈炮在內的重型裝備,突然出現在蒙古人身後。前後夾攻,切斷後路之下,這才攻克了天塹星星峽。

俾斯麥看著眼前一排排小凳子,心裡盤算了一下。僅僅這一艘飛艇,就能夠裝載兩百多名士兵。裝自己這五十來人,實在是太過輕鬆。

隨員和行禮都上了飛艇,吊艙裡面仍舊顯得很是空曠。

飛艇嗡鳴了起來,俾斯麥看著窗外,飛艇正緩慢的升空。似乎是為了照顧俾斯麥,飛艇升空比往常慢了一點兒。

上升的時候,俾斯麥覺得心有一種往下墜的感覺。不過還好,飛艇緩慢上升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種感覺。

“首相閣下,您含一塊這個。”山門一木從侍者的盤子裡面,取出來一塊水果糖遞給俾斯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