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煌言是首輔,也就是宰相。李梟這是實在沒辦法,才只能向張煌言請教辦法。

這個老賊齜著牙,一邊捋著鬍子,一邊“嘿”“嘿”直樂。

“有辦法就說,我都快愁死了。”李梟是真的發愁,如果不能有足夠的人口駐紮在西域。即便把那裡的人殺光了,還是會有別的民族的人湧進來。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只要有土地就會招來人。無人區這種地方,只能出現在極端不適合人類居住之地。

“哎……!想要把人往西域遷,只能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利。西域生活條件惡劣困苦,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很難讓人遷徙到那裡去。”

“西域的地基本上都是農墾師說了算,只要咱們大明人去了,每人都有一百畝土地。這可不是啥戈壁荒漠,可都算得上是水草豐美的好地。”

“水草豐美?你打算讓人去放羊不成?放羊這種事情,自家村子後山就能行,用不著萬里迢迢的去西域。”

“那怎麼辦?”

“老夫聽說西域光照時間很長,十分有利於棉花的生長。原本還覺得,種植棉花需要大批人手。可今天上午看到了拖拉機,老夫就覺得事有可為。

你知道嗎?咱們大明每年,都要從印度進口不少棉花。沒辦法,咱們大明百姓不喜歡種植棉花。而咱們大明,偏偏又是世界上織布機最多的國家。

大明的棉布,一直是出口量最大的產品,沒有之一的說法。

如果,能在西域搞大規模的集體農莊。使用拖拉機進行耕作種植棉花,不但可以減少對印度棉花的依賴,還能夠減少棉布的成本。

老夫覺得,初期要以僱傭為主。去大涼山,又或者是貴州山區那樣的地方,僱傭農民去西域種植棉花。工錢一定要往厚了給,時間長了那些人或許就有在西域安家的。畢竟,大涼山那樣的地方確實很窮。

而且好多地方根本不通路,想要走出大山有時候得一兩天,甚至是幾天時間。鄉民生活在那裡,無論是通訊還是生活都很困難。

與其強硬的把人遷出來,不如用這種方法把人誘匯出來。多了不敢說,雲貴山區,加上大涼山一代,又或者是西康那些地方,加起來移民三四十萬根本不是問題。

開始是種棉布,然後可以種糧食,當然也可以有人放牧。當西域形成了一個由漢人組成的產業鏈時,咱們也就站住腳了。

唯一值得擔心的是吐蕃!”

“吐蕃怎麼了?”李梟奇怪的問道。

現在的吐蕃非常乖巧,李梟不認為他們有什麼想法。如果不是高原海拔太高,大明人到了高原會有氣疾,李梟早就揮兵上高原了。

還至於非得弄個格薩爾那個傢伙出來當傀儡!

“遠在漢代我們的祖先就曾經佔領過西域,大唐更是成立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可連線內地和西域,只是一道狹窄的河西走廊。安史之亂後,吐蕃趁著大唐實力衰弱的機會,佔據了河西走廊。

由此,中原內地和安西、北庭徹底失去了聯絡。末代大都護郭昕帶著大唐鐵騎,在安西足足堅持了五十年。

當他們再次出現在歷史上的時候,已經是身處十萬吐蕃大軍的圍攻之下。萬里一孤城,盡是白髮兵。

這是怎樣的不屈與無奈!

從那之後,我中華與西域斷絕聯絡長達千年之久。如今大明國力強橫,再次佔據西域。一如當年的安西和北庭,可若是大明再度國力衰弱之時,吐蕃會不會故技重施。

畢竟,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一次,我們漢民族已經為此付出了慘重代價和千年時間。”

“所以,你想讓我搞定吐蕃?”李梟看傻子一樣的看著張煌言,這還是那隻絕世老狐狸?

“對!”張煌言回答的很乾脆。

“張先生,今後的世界是一個講究科學的世界。剛剛您都看見了,很快我們坦克裝甲車都有了。天上有飛艇,地上有坦克裝甲車。

吐蕃人!吐蕃人拿什麼和咱們鬥,就憑他們那幾把破馬刀?”

“吐蕃人可不僅僅有馬刀,而且誰說他們現在只有馬刀,今後就不能有其他厲害的武器?

三天前,我剛剛接到烏斯藏都司傳回來的電報。他們說格薩爾和活佛,準備走下高原,前來拜見大明大元帥閣下,並且參觀我們大明的各種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