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黃月生沒有讓李梟失望,僅僅一天之後,漕幫就有了訊息。
馬副幫主願意帶著人去夷洲支援祖國邊疆建設,這需要大力支援。除了答應的優惠條件之外,李梟還免費贈送了一批農具以示鼓勵。
有長老願意帶人去河南、關中耕種,這也很好。河南和關中經歷了前些年的大瘟疫,人口一直沒有顯著提升。好多夕日的良田變成了荒地,現在有人願意去墾荒,這是好事得支援。同樣送了好多農具打發走!
還有人願意去漢口、武昌,還敢船運的老本行。李梟大筆一揮,送了兩艘市舶司退役的船隻。
黃月生願意帶著人遠赴新家坡,為大明帝國開疆拓土。這得大大的支援一下!
李梟大筆一揮,好多遼軍淘汰下來的武器,就進了黃月生的口袋。這些武器,足夠黃月生武裝一萬人的。當然,為了免除後患,這些東西需要到了新家坡才會移交給他。
黃月生對李梟的安排感激涕零,激動的表示一定要為大明帝國戍衛好邊疆,不讓異族踐踏華夏土地云云。
這種就算是政治表態,表示黃月生先生願意緊緊團結在李梟為首的大明領導核心周圍。從此,漕幫將不會在江南搞風搞雨。
事實上,這次之後漕幫也就不存在了。
去關中的去關中,去河南的去河南,去漢口、武昌的跑水路運輸。去夷洲的為了發財,去新家坡的或許抱著某種野心。
李梟不在乎黃月生的野心,反正新家坡那地方多些華夏人總是好的。洪承疇整天說,新家坡城的漢人太少。不足以佔領如此大的一片地方,那些海商只是在新家坡購買房產,沒人想著在那裡種地。
現在好了,種地的來了。而且一來就是十幾萬人,就是不知道洪承疇這傢伙晚上做夢,究竟是會笑醒還是會哭醒。
京城來了一批官兒,帶頭的居然是那個城管隊長蕭戰。看得出來這傢伙升官兒了,一副意氣風發的模樣,看官服的顏色居然已經成了六品官兒,比縣太爺還要高一等。
“官升的挺快啊!這都穿上鷺鷥的褂子了。”李梟圍著蕭戰左轉又轉,蕭戰站在廳堂之上,長身玉立目不斜視。
“大帥有什麼吩咐,屬下肝腦塗地萬……”
“放心,不用你死。漕幫幾十萬人要遷徙,這些人有的是去關中和河南,還有的是去漢口、武昌,更有人遠赴夷洲,新家坡。這是幾十萬人的大遷徙,你和你帶來這些傢伙可得把這差給我辦好了。
我可是費盡了心思,才把這幾十萬人搞定。如果你們辦砸了,板子打在屁股上的時候,可別喊疼!”
李梟也不明白,為啥張煌言會把蕭戰派過來。不過老狐狸用人一向靠譜,這一次就信老狐狸一次。
“卑職明白!其實這些人的關鍵,是去武昌、漢口那些人。確切的說,武昌、漢口也算是江南,雖然他們人數少,但也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卑職親自看管這一路!
其次是去河南、關中的人,不過這一路人大多是老實人和老弱病殘之輩,只需要關照有司衙門妥善安置即可。至於另外兩路,卑職只需要安排好船隻食水,還有等待期間的飲食即可。想必,大帥會給洪總督和何府尊打招呼。”蕭戰躬著身子,回答李梟的問話。
“腦子還算是靈光,這一路上也需要兵丁護送。一師一團派給你!”李梟笑著看向蕭戰。
“一師一團?”蕭戰渾身打了一個激靈,一師一團戰功赫赫,是遼軍最能打的團之首。怎麼會平白無故肩負押運任務?難道說……!
“大帥,這可是五千多人。”
“我知道,一師一團也是五千多人槍,看得過來。”李梟坐到椅子上若無其事。
“卑……卑職知道了。”蕭戰緊張的說話開始結巴。
“差事要辦得妥妥當當,不要讓朝廷難做。下去吧!”
“諾!”蕭戰應諾一聲,倒退著走出廳堂大門。腦門兒手心裡面全是汗水,後脊樑幾乎被汗水溼透了。
李梟待在揚州,直到漕幫人馬彙集在揚州。然後分出幾路分別前往各自目的地,李梟這才離開揚州前往金陵。此時,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半月,先下已經是江南的冬天。
出海的人會沿著陸路到寧波,然後在寧波登船。路途遙遠,有些人說不得要等上一年以上。這段時間,朝廷每個月都會發放錢糧給他們。當然,是最低等的餬口級別。這也算是朝廷優待,反正能夠不死人解決漕幫的事情,就算是偉大勝利。
最討厭江南的冬天,十一月的遼東應該已經下雪,可江南還在下冬雨。其實李梟還是喜歡下雪的天,天降鵝毛大雪其實並不冷,行走在雪地裡面。不時團個雪團打雪仗,堆個雪人,如果天氣特殊,還能看見漂亮的冰掛。
江南的冬雨就討厭了,雨水細細密密的,好像是霧一樣。風一吹,隨著風飄飄蕩蕩。即便是穿著雨衣,雨衣裡面也是潮乎乎的。在遼東保暖的大棉襖,到了江南變得又重又笨,而且冰涼冰涼的。每到宿營的時候,到處都升起篝火烤棉襖。
幾乎所有人都在抱怨,他們更加喜歡待在遙遠的黑龍江,也不願意來江南過冬。
更要命的是江南的屋子,這地方好像就沒有保暖的傳統。窗戶和門都是大敞大開的,待在屋裡不比外面暖和。有時候待在沒有陽光的屋裡凍得發抖,需要到外面太陽底下曬一會兒取暖。
揚州到金陵行進了半個月,每個人都叫苦不迭,包括李梟在內。
作為遼東人,他也願意待在十一月的黑龍江,不願意待在十一月的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