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國債(第1/2頁)
章節報錯
“尊敬的鐵普蘇丹,章西女王已經同意接受大明援助,對抗英國人以及吳三桂。這是章西女王的信物!”綠珠手持章西女王的權杖,高高舉過頭頂。
“章西女王加入了你們?”鐵普蘇丹直勾勾的看著那柄權杖,章西是人口最多也是除孟買外實力最為強勁的地方。如果章西女王都接受了大明的援助,自己還等什麼?
“特使閣下!你說服了章西女王,可我們卡納塔克邦為什麼要加入大明,反對吳三桂和英國人?”鐵普蘇丹很認真的看著綠珠。
“因為,英國人向你們收取繁重的賦稅。推翻他們之後,你們卡納塔克邦會實現真正的獨立。”
鐵普蘇丹點了點頭,很快他問出了又一個問題:“我聽說你們大明有一句諺語,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麼做,對你們大明有什麼好處?就為了對付吳三桂?”
“您說得沒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大明援助給卡納塔克邦的武器,糧食,還有彈藥,需要你們用資源來償還。包括租借港口五十年,還有卡納塔克邦幾處礦藏的開採權等等。這裡是清單,需要說明的是……
大明開採這些東西帶來的利潤,都有蘇丹您的兩成股份。而且是乾股,不需要您投資一分錢。”綠珠抬頭與鐵普蘇丹對視著。
兩個人的目光在空中碰觸,誰也沒有退縮也沒人眨眼。
良久!鐵普蘇丹點了點頭:“你是個勇敢的女人,我同意你的建議與大明聯手。”
趕走英國人和吳三桂,卡納塔克邦就是他的。一向以強硬著稱的鐵普蘇丹,已經對吳三桂不斷派下來的賦稅惱火至極。他的忍耐已經到了極限,綠珠的到來彷彿是雪中送炭一樣。
身為戰士的他,比章西女王更加了解大明武器的效能。對那些威力強勁的武器,鐵普蘇丹渴望已久。現在有機會拿到手了,還不趕快敲定。
在踏上印度土地之前,綠珠已經透過內奸仔仔細細的瞭解過印度各方勢力。
連年的征戰,讓印度的財政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為了養活孟買城裡龐大的軍事工業,吳三桂好像榨油一樣,榨取著印度各邦國的血汗錢。
沉重的賦稅壓力,別說底層民眾。就連好多剎帝利和婆羅門都受不了,底層百姓更是賣兒賣女食不果腹。
西北方彪悍的旁遮普邦已經發動了三次叛亂,全都被吳三桂帶著兇悍的廓爾喀士兵鎮壓了。整個鎮壓過程堪稱血洗,吳三桂就是殺雞給猴看。果然殺了旁遮普邦這隻雞之後,其他邦國果然不敢再鬧騰了。
不過只是不敢再鬧騰而已,各邦國對吳三桂和英國人的不滿已經達到了頂點。除了孟買等少數富庶的地方,印度各邦國的人談及英國人和吳三桂,全都是咬牙切齒。
綠珠敏銳的發現了這個機會,透過電報和李梟溝通之後,這才有了綠珠的秘密印度之行。
親自出馬搞定了人口最多的邦國,還有武力最為強盛的邦國。剩下的事情,就是儘快離開印度。
“有這樣的事情?”吳三桂手下並不都是飯桶,吳老黑很快查出來,大明有個大人物在印度活動。而且,那個大人物還見到了章西女王和鐵普蘇丹這樣的人。
“沒錯,的確有這樣一個人。不過這個人很神秘,一直都沒有查到他的行蹤。只知道他曾經見過章西女王和鐵普蘇丹,但……!”
“沒有確實的證據?”吳三桂知道吳老黑想說什麼。
章西女王和鐵普蘇丹這種貴族,如果沒有證據就擅自抓捕,會引起非常大的風波。這兩年因為賦稅沉重,吳三桂和地方上的貴族已經是劍拔弩張。如果這時候抓捕他們,說不定會引起全國性的反抗浪潮。
吳三桂幹掉章西或者鐵普並沒有太大問題,可如果是全國性的暴動那就難以收場了。畢竟手下那麼多兵,一個巴掌怎麼也不可能同時按死五隻跳蚤。
“無論如何,也要抓住那個神秘的特使。只要有人證在,一切都好說。”多爾袞在旁邊嘟囔。
“對,抓住那個神秘的人物。我倒是想看看,有了人證章西和鐵普怎麼說。同時命令廓爾喀一師和二師進駐章西和卡納塔克邦,如果他們真有反心,老子就先幹掉他們。”吳三桂咬牙切齒,這些印度人就不能安生一點兒,如今剛剛在東部戰線上取得一點兒勝利。居然就發生這樣的事情!
“現在的情勢已經很緊張,如果再動用兵力去對付章西和卡納塔克邦,大明來進攻怎麼辦?”喬治還是擔心大明這頭兇獸。畢竟,這才是對印度最大的威脅。
“從大明傳回來的最新訊息,李梟已經派兵掃平了兩廣的反對勢力。大明的實力進一步增強,還有訊息說。大明已經大肆徵召南方士兵參軍,這些人更加適合炎熱的氣候。
聽說已經編練了兩個師的兵力,在兩個月前已經乘船出海。目的地可能是新加坡,也可能是爪哇,或者錫蘭島。大明人保密越來越嚴格,我們已經打聽不到更新的訊息。”吳老黑站在吳三桂的下首垂著腦袋。
“在南方徵兵?”吳三桂皺了一下眉頭。
大明一向在北方徵兵,確切是說就是在遼東、河北、山東招兵。好像李梟對於南方人並不信任,現在居然敢在南方徵兵。說明李梟對於大明南方的控制進一步增強!
原本以為,地方官把持政務的時間會很久。那些自小學習孔孟之道的官員,會成為李梟天然的敵人。有他們掣肘,李梟絕對不敢傾巢出動。
遼軍最能打的一師,常年駐防在京畿。沒有參與對印度的戰爭,也沒有出現在伊犁河谷,這就是最好的證明。李梟對自己的背後並不防線,他不得不把敖滄海這頭老虎,放在京畿以防不測。
“對,招募了很多南方兵。大部分是兩廣兵源,人數大概在三萬人左右。只有一部分人到了海南,剩下的人不知所蹤。”
“李梟想要鞏固在南海周邊的存在,主要是爪哇和澳大利亞。真是個不滿足的人,剛剛穩定了兩廣,就開始一路南下打爪哇和澳大利亞的主意。”
“李梟對於土地的胃口,從來都很大。”
“那怎麼辦,我們現在海軍根本沒辦法和大明海軍對抗。就算是想去搶地盤,也會被擊沉在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