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九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漁老死了,葬禮可謂極盡哀榮。李梟親自扶棺,各部尚書送葬。
沒有皇帝,可孫承宗還是給批了個諡號——文正!這是對文臣最好的評價,後半生都在鼓搗殺人武器的漁老,似乎不該得到這個諡號,可偌大的大明朝廷沒一個人反對。
當然,這諡號是頂著隆武皇帝朱以海的名字頒授的。這多少有些奇怪,可沒辦法,大明現在沒皇帝。
按照漁老的遺願,他的墓在小漁的旁邊。或許到了閻王那裡,這位老人家能夠與心愛的孫子團員。雖然不太相信鬼神,但李梟還是真誠的祝願,漁老在另外一個世界過得平安幸福。
“知道你跟漁老交情深厚,可也不至於結廬為他守孝吧!你是遼軍大帥,麾下百萬虎狼之師,在這守陵算是怎麼回事兒?你又不是他兒子!”孫承宗聽說李梟要給漁老結廬守孝,眼珠子差點兒掉在地上。
這顛覆了他多年來的認知,守孝不應該是朋友乾的事情,而是人本家子孫才應該做的事情。你個外人摻和個啥?
“您老就不要勸了,雖然我不是漁老的子孫,但我也是他的晚輩。當年我我把他從匠人營裡面接出來,這麼多年他為了遼軍手裡的武器,可謂是嘔心瀝血。
十幾年了,他就沒有休息過一天。即便是我春節回長興島,見到他的時候,他也是在跟我討論武器和裝備的事情。
您想想!這麼多年了,從遼軍手裡的火銃,到蒸汽機、發電機、哪一項不浸透著他老人家的心血。說大明新氣象是我帶來的,還不如說是他老人家帶來的。
研究費用一年年增加,每年從他手裡面過的錢車載斗量。可您看看,漁老身後留下了什麼?除了幾瓶我送他的好酒,就只剩下幾身破爛的工作服。
他家大兒子說,家裡的餘錢只有十幾個銀幣。”
“不對吧!漁老的俸祿一個月就有八十枚銀幣,更不用說他是享受朝廷特殊津貼的人。怎麼……!”張煌言聽到這個數字,著實是大吃了一驚。如果李梟說得是真的,那漁老就是大明朝另外一個海瑞。
這得大加宣傳才行!
“他乾的事情都是危險差事,好多時候做實驗,稍稍弄不好就會出岔子。結果不是有人死就是有人殘!這些年漁老的俸祿和津貼,都用來救助因為實驗傷殘者的遺孤家眷。
說到清廉,他才是我大明官員學習的榜樣。雖然沒有研習過孔孟之道,但我覺得他的所作所為已經超越了聖賢。如果他真有私心,小漁也不會貪圖幾個錢去做那樣的事情!”
李梟的話讓張煌言和孫承宗一陣唏噓,在沒有投靠李梟之前,漁老算是徹徹底底的草根,被踩在泥裡的人。別說孔孟之道,就算是字也認不出幾個來。
可就是這樣的人,手裡捂著大把的銀錢。一邊為大明研究各種先進設施,一邊救助孤寡遺孤。
再看看那些讀過聖賢書,嘴裡天天掛著孔孟之道的人。喝花酒、賞妓女,小妾一房接著一房的往家裡抬。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哪個當官兒的不貪,哪個當官兒的不摟。朝廷設立了監察部,監察百官貪墨瀆職之事。著實是查處了一波人,好多人大喊官不聊生。
私底下發牢騷,懶政、惰政、消極怠工的事情管都管不過來。好多時候一個簡簡單單的證明檔案,需要跑好幾個月還不一定辦得下來。
受賄的手法不斷變著花樣的翻新,找個家裡的親戚開一間店鋪。一根釘子賣八個銀幣,你拿著釘子去送禮,基本上幹啥事兒都方方便便。這還是眾多受賄方法中,最明顯的一種。
相比之下,漁老就顯得太難得了。每年手裡攥著以萬為單位計的銀元,可死後家裡居然只餘十幾個銀元。跟那些聖賢的徒子徒孫比起來,他的確有資格稱為聖賢。
“可現在伊犁河谷酣戰不休,虎子又在印度打了敗仗。你這個時候……,不合適,不如老夫讓之潔代你在這裡盡心如何?”孫承宗也沒有辦法,只能找出一個替代方案來。
孫承宗本身是軍事大家,可他越來越看不明白現在的戰場。滿桂在伊犁河谷打得異常艱苦,陣地幾乎是一寸一寸的在啃。他們是騎兵,不是來去如風的麼?怎麼打起陣地戰來了!
不得已,曹文昭的三師正在向伊犁河谷趕路。可一個重灌師,想要在道路不通的情況下趕路三千里,談何容易!
沒辦法,只能是一邊修路一邊往伊犁河谷趕。好在玉門到哈密的鐵路已經修通,補給線好歹算是短了一截。
李虎在印度失敗就更加看不懂了,有足量的炮火支援,數萬大軍居然只打了一天半就被打沒了。如果不是李休及時釋放了巨量毒氣,說不定還會全軍覆滅。
孫承宗有些不明白,這仗到底是怎麼打的。如果說泰米爾人戰鬥力不行,滿桂帶的可是正經八百的嫡系遼軍,好多人從皮島的時候就跟著滿桂混,經歷了一系列戰鬥,戰鬥力不容懷疑,為什麼打的也如此艱苦?
李虎和滿桂對目前的戰況都沒啥辦法,或許有辦法的只能是李梟,可李梟偏偏要在這時候為漁老守陵一個月,這簡直是在開玩笑。
“大帥!現在可是關鍵時候,您不能在這裡躲清閒啊。此時此刻,說不定吳三桂正帶著印度人在圍攻錫蘭島。那裡,可是有二師數萬大明兒郎。”張煌言非常擔心,吳三桂會趁著李虎大敗虧輸的機會,進攻錫蘭島。
“你們擔心什麼我知道,不過這都沒有我為漁老盡心重要。過了這一個月,我會親自帶兵去錫蘭島。說不得,這一年我又要在外面過一年。你們就讓我儘儘心吧!”李梟說得很堅決。
孫承宗和張煌言對視一眼,也知道已經說服不了李梟。好在李梟已經答應,過了這一個月之後要去錫蘭島親自指揮作戰。
大明如今就像是過了河的卒子,向著中東一步一步的拱。錫蘭島簡直就是釘在印度身上的釘子,吳三桂做夢都想把錫蘭島奪回來。
辭別了孫承宗和張煌言,李梟親自伐木在漁老的墓邊上搭了一座茅屋。有順子幫忙,茅屋搭得非常快,兩天下來已經是有模有樣。
沿著茅屋挖好排水溝,又在外圍灑上一大圈兒石灰。搭茅屋的時候,李梟在石頭縫裡面甚至發現了蠍子和蜈蚣。老天爺!遼東有這玩意麼?外來物種入侵?
不想被毒物咬得體無完膚,李梟只能在邊上灑了一大圈兒石灰。這東西是驅蟲利器,好像還沒有蟲子喜歡石灰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