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功是血凝成的,一支部隊的作風也是鮮血凝結成的。經歷過大戰的部隊,那股子精氣神兒是不一樣。梟哥兒說的有道理,既然我中華要站在世界之巔,就要相應的付出代價才行。既想吃魚又不想落一身腥,那是極其短視的看法。”張煌言聽了李梟的話,覺得非常有道理,當初他就不太喜歡李梟使用附庸國的僱傭兵。

“老夫也想過這問題,一邊是自家子弟兵的血,一邊是既佔好處又不用付出相應代價。一個孩子從磚頭那麼大,長成個大小夥子要十八年。一顆價值幾個銅板的子彈,一眨眼工夫就可以毀掉十八年辛苦養育。

這中間的確很難讓人取捨!

老張說得對,既然想要站在世界之巔,就要付出相應的代價,大唐的舊事不能重現當今。墨寫成的教訓或許會被忘記,可這是血寫成的。”孫承宗點了點頭,也贊同李梟的話。

“這樣的話,咱們大唐只有四個師已經不足以使用。”

“少來,你個順杆爬的小猴子。您那四個野戰師,有多少人?一師零零碎碎算下來怕是十萬人都超了,剩下的那三個師,除了二師,剩下兩個師哪年不擴編。山海關陸軍學院每年畢業那麼多學員,為什麼還不夠用?還不是擴編擴的缺人?

更不要說滿爺!他的騎兵師如今已經三萬人了,人吃馬嚼的。軍費比一師少不了多少!

你想擴軍!好說,二師你可以補齊。沒理由那三個師編制很大,唯獨二師是後孃養的。剩下的兵,編制都給老夫鎖定,不許再多一人。”

李梟剛想趁機要好處,孫承宗立刻堵住李梟的嘴。

“還有海軍陸戰隊,目前的編制不能再增加。海軍新建造的軍艦,也只能停留在現有程度。未來每年最多造兩艘軍艦!海軍現在已經有十二艘鐵甲艦了,放眼天下沒人是大明的對手,不要再增加了,那就是一艘艘吞噬銀幣的怪獸。”張煌言好像忘記了剛剛的憂國憂民,立刻上來補刀。

“陸軍不擴也就罷了,現在大明在海外的利益那麼多,不擴建海軍陸戰隊可怎麼成。就算是不擴建海軍陸戰隊,你多造些鐵甲艦也是好的。”李梟立刻就急了,陸軍好歹可以補足二師的編制。海軍如果經費消減到每年只夠造兩艘鐵甲艦,對李休來說簡直是驚天噩耗。

“梟哥兒!古人說的好,好戰必亡,忘戰必危。一個國家的根基在於國富民強,大明的武力已經無敵於天下,現在要緊的是民生。民生搞不好,再強的武力也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民為水,社稷為舟!這話魏徵一千多年前就說過,放到當今也不過時。”孫承宗開始苦口婆心的說教模式。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一戶人家想要生活小康,如果靠著身強力壯出去搶劫,解決一時困難還行,時間長了就會懈怠。家裡人沒有東西就會出去搶,常在河邊走哪有有溼鞋。說不定哪天就讓捕快抓住砍了頭,即便不砍頭也會因為苦主反抗受傷致殘或者死掉。

想要全家安安全全的奔小康,只有一條路走,那就是踏踏實實的經營。把家經營好了,家裡人口多身強力壯的,外邊的人自然就不敢欺負。這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李梟一個頭有兩個大,跟這兩隻千年老狐狸辯論,自己會被噴成篩子。他們以前就是靠這個混飯吃的,業餘票友掐架專業名角,死的不會是一般難看。

“海軍再擴建兩個海軍陸戰師,每年造軍艦四艘。這是底線!”李梟直接喊出自己的價碼。

“朝廷只能承擔擴建一個海軍陸戰師的費用,軍艦每年造三艘,這已經是朝廷的極限。”孫承宗也開出了他的價碼。

“想要擴軍也行,除非海軍自己能夠承擔超出部分的費用。”張煌言補刀。

“成交!”李梟立刻就同意了,跟這兩個老傢伙實在辯不明白。三艘就三艘,到時候老子造三艘萬噸級的鐵甲艦出來。反正你就說造三艘,沒說造多大的。

“你說過的,軍隊不允許做生意。”孫承宗狐疑的看了一眼張煌言,生怕這傢伙暗地裡給李梟開口子。

“軍隊在海外做生意,不影響大明這總可以吧。掠奪海外貼補國內,這是咱們定下的國策。”李梟據理力爭。

海軍就是個燒錢的軍種,掐了李休來錢路子,這小子會瘋。

“好吧!不過老夫警告你,軍隊把手伸得太長,這同樣非國家之福。現在有你在還好說,真有一天或許會遺禍子孫。算了!那時候老夫的骨頭可能都朽了,管不了那麼多。言盡於此!告辭!”

兩隻老狐狸揹著手走了,“嘿”“嘿”李梟笑得像是一隻偷吃了肥雞的狐狸。

給李休撕開一個口子就好,想要多造軍艦還不容易?

澳大利亞造船廠明年就會完工,不要說造軍艦,就是造商船一年下來也能賺個盆滿缽滿。而且造船的礦石,就是澳大利亞產出的鐵礦石煉出來的。

連他孃的運費都省了,只要練出鋼材來,直接送到造船廠造船。交貨的時候,還可以拉著滿滿一船鐵礦石。

“您說梟哥兒的提議成麼?我總覺得蒙古人如今雖然安定,可終究是心腹大患。倭國人倒還算是恭順,應該不用這樣提防吧。”

“你忘了嘉靖年的倭寇之亂?當年,可是把閩浙沿海禍害得夠嗆。”

“倭寇也分真倭假倭,汪直、王海之流也都是漢人,沒有家賊引不來外鬼。老夫也算是遍讀史書,倭國似乎從未對我華夏有過威脅。蒙古就不一樣了,前宋可就是先滅於金後滅於蒙。”

“這種事情還是聽梟哥兒的吧,老夫總覺得倭國人身上有股子狠勁兒。說起來,似乎比蒙古人還要可怕些。別看他們身材矮小,可作戰勇猛。還有一點和以前不同了,那就是武器的進步。

單打獨鬥,倭國人可能打不過蒙古人。可倭國人槍口裡面射出來的子彈,與蒙古人槍口裡面射出來的子彈沒有任何不同。只要打中了人,不死也脫層皮。”

孫承宗和張煌言回去的時候,乘坐同一輛馬車。

以前總是說老天爺公平,其實老天爺真正公平的就是時間。李梟身為大帥,在大明王朝無人能與人比肩。可老天爺給他的時間,也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不會多一秒鐘,自然也不會少一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