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民間常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禍,金秋十月當李梟帶著家人正在啃螃蟹的時候,壞訊息傳來了。
被阿拉布坦打敗的葛爾丹投奔了吳三桂,而且還帶著吳三桂的軍隊突襲了伊犁河谷。重新佔領了這個中亞地區,最為溼潤廣大的綠洲。
伊犁河谷被稱為中亞之眼,因為缺水的中亞伊犁絕對是個意外。所有人都知道後世伊犁被左宗棠收了回來,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左宗棠只收回了半個伊犁河谷,甚至就面積來說還不到半個伊犁河谷。
水是生命之源,在中亞更是如此。誰掌控了水資源,誰就控制了中亞。很不幸,在這個中亞抓手上,吳三桂搶在了李梟的前面。
“伊犁河谷那地方距離大明太遠了,就算是距離咱們掌控的哈密也是太遠了。我們的力量還不足以投放到那裡,即便強行投放,後勤也會承受極大壓力。”張煌言如今是內閣次輔,地位僅次於孫承宗。
老狐狸對戰情的分析非常有道理,大明不可能出兵搶回伊犁河谷,至少現在不行。
“已經十月了,馬上冬天就要到了。就算你想出兵,現在也不行。西域那地方本就沒什麼路,到了冬天有些地方會大雪封山,你就更加過不去了。就算你說伊犁河谷的地理位置重要,至少也不能今年出兵。”
孫承宗也不同意李梟出兵的想法!
內閣現在一共三個人,二比一,李梟的提議被無情否決。
“好,今年不進兵。那麼來年,我要出兵伊犁河谷。”李梟覺得,左宗棠能打到伊犁,大明的將軍們應該也沒問題。祖大壽就是個很好的選擇,四師因為缺少軍功,一直都被其他三個師看不起。
祖大壽已經來京裡兩次了,想要李梟給他發點兒作戰任務。不管是去西域打蒙古人,還是去南邊對付地方土著,他不嫌敵人太弱。
“沒問題,明年出兵伊犁河谷。順便帶幾個師的守備師去那裡農墾,去年黃河又鬧了水,河南有大批的災民沒有著落。
開封、蘭考那些地方,其實就不適合耕種。那裡地勢低,黃河一下大雨就漲水,那裡就變成了澤國。朝廷計劃從那裡撤出九十多萬人口,你看沒問題吧。”張煌言笑眯眯的看著李梟。
從這老狐狸一張嘴,李梟就知道他憋著壞。平日裡想要打這樣勞資靡費,花錢如流水的仗,兩隻老狐狸早就跳起來反對。理由很簡單,國家的錢大都投入到地方建設當中。軍費……!沒錢!
今天這麼痛快的答應,原來是憋著讓李梟安置人數多達百萬的黃泛區災民。
“還有山東,菏澤、東明、單縣那些地方,也遭了災。受災人口多達一百一十多萬,你看著也往西域安置點兒。打下那麼大的地方,咱們利用不起來也是浪費。”還沒等李梟反應過來,孫承宗放下茶杯,慢悠悠的說道。
李梟覺得自己掉進了一個圈套,這倆老狐狸今天不是來和自己談西征的,他們是來談安置災民的。
“朝廷拿了國庫的兩成出來賑災,今天的災情總算是挺過來了。可朝廷也不能年年給早去補貼,現在已經安排災民去關中。然後他們會乘坐火車,到玉門關和哈密。等你西征的時候,順道把他們帶上。遇到水草豐美的地方,就留下些人馬安置。”
李梟感覺孫承宗白鬍須上面的那張嘴,一張一合的噴著毒液。
打仗還得帶著兩百萬的災民,這他孃的是打仗?李自成才會這麼幹!
“關中去年……!”李梟覺得自己得抗爭一下,不然帶著百十萬災民去打仗,各種層出不窮的問題能把他活活折磨瘋。
“關中已經安排了,四川移民了一些人,兩湖移民了一些人。山西,河南都移民了一些,現在官家已經沒什麼熟田往外分。朝廷給的政策很好,三年不收租子,還分農具。農民們都願意去!
另外,西安還在各地招工十萬人。也算是解決了好多人的生計,孫傳庭這一次乾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