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西安!幾乎鑑證了漢民族所有的榮耀與輝煌,強漢盛唐均定都在此。某種程度上來說,西安寄託了所有漢民族基因裡的民族自豪。
如今的西安火車站,自然跟後世無法比擬。這裡每天只收發四列火車,其中客運列車只有一列。剩下的全部是貨運列車和軍列!
李梟下車的時候,悶灌車廂裡面開始下大兵。
跟隨李梟到達西安的是剛給經歷過整編的一師一旅,旅長黑牛身上穿著土黃色帶著黑綠色斑塊的衣服,領子上掛著兩槓三星上校軍銜。
這是最新式的軍裝,被錦州和長興島各式各樣的研究所刺激。京城的將作監奮起直追,一個家在南方的匠人,創造性的把麻和棉混合在一起編織,這種布穿起來遠比棉布結實耐磨。受民間打補丁的啟發,新式軍裝在肘部、膝蓋還有袖口等易磨損的地方打上了補丁,進一步增加的耐磨程度。
在風沙大自然環境惡劣的西北,耐磨損是最重要的條件。
想盡辦法把樣品弄到李梟手裡,李梟看過之後大喜。提出如果把衣服染成偽裝色更好,還將這種各種顏色條紋偽裝的顏色稱之為迷彩色。為了適應西北環境,底色用土黃色,上面染一些墨綠,黑色的斑塊。用迷彩布製成的衣服,自然叫做迷彩服。
穿上這種衣服,身上稍稍做一些偽裝,即便是短距離也不怕被敵軍發現。剛剛從江南迴到京城整編的敖爺,一下子就看好了這東西。於是,能搶能要的一師又是第一個換裝迷彩服的部隊。
錦州槍械加工廠使用了最新型的機床、鏜床和刨床,長興島鍊鋼廠也貢獻了最新型鋼材,一種里程碑式全新槍械成為了一師的制式槍械。為此,敖爺蹲在錦州兩個月,出產一批他們一師就拉走一批。別的部隊根本沒份兒!
這種槍械不再用彈倉,而是三十發彈夾。這是一個革命性的創舉,從此士兵們上子彈更加方便了。第二個革命性的創舉就是這種槍可以自動拋殼,這就為連續射擊提供了便利。
木質的護木和槍托,保證在寒冷的冬天,士兵們也不至於用手去碰觸冰涼的鋼鐵。
如果現代軍迷看到這款槍械,腦子裡第一個產生的型號就是Ak47。
作為擴充套件型版本,一師第一次出現了班用機槍這種武器。這玩意使用彈鏈供彈,槍管外側有一排打著圓孔的風冷套管。這就是德國國防軍最引以為傲的武器,MG34。
不過因為材料的原因,這款MG34並能達到理論上的六百發每分鐘射速。經過測試,理論射速只能達到九十至一百發。在這個時代,這已經的逆天存在。
這兩款槍械發射都是七點六二普通彈,一師每個旅都裝備了一個營。裝備這種槍械的部隊,一個營的火力可比原先兩個團。
一師一旅,更是尖刀中的尖刀,拳頭中的拳頭。
馬車拖拽著一百零五毫米口徑的榴彈炮,三輪車上載著馬克沁重機槍。這玩意如果在公路上,甚至可以一邊行進一邊射擊。九毫米的大威力彈,可以讓這東西的射程更加遠。
唯一的缺點就是,馬克沁的槍彈與步槍不通用,需要另外製造和運輸。
隨著李梟下車的,就是這個剛剛換裝過後的營。六門榴彈炮,十二挺馬克沁重機槍,還有每個班配有一挺的輕機槍。步兵手裡拿著的AK47,這種火力配備可以笑傲這個世界上所有軍隊。
越來越多的部隊雲集在西安,致使西安城了戰兵的海洋。所有人都知道要打大仗了,連空氣中都瀰漫著火藥的氣味兒。
李梟的住處,距離大雁塔不遠。透過賓館的玻璃窗,可以看到大雁塔。當然,大唐芙蓉園和大唐不夜城,音樂噴泉這種東西是沒有的。
“爸!那個塔好高啊。”站在玻璃窗前,李麟看著巍峨的大雁塔非常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