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世界之物力,足我華夏之苗裔。嗯!不錯,不錯!”張煌言點了點頭,算是給予了李梟肯定。

“孫先生!您說咱們大明今天要發展,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不知凡幾。單純的靠我華夏民族辛勤勞作積攢,那得多少年才能完成我華夏騰飛之夢想?

況且這世界上,還有許多東西是我華夏土地上沒有的,或者存量非常稀少。就比如說飛艇用的油料!

汽油機柴油機體積小功率大,這誰都知道。如果用在火車上,咱們的火車比現在拉的還要多,跑的還要快。可為什麼咱們不能大規模推廣?沒有油啊!

哪裡有?

這裡!這片地方叫做中東,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地盤。唐代被咱們老祖宗逐走的突厥人,也在這裡生根發芽。那地方沙漠多,可沙子下面全是煉油的原料,一種叫做石油的東西。咱們的古書上稱這東西是石漆!

石油這東西四川有一點兒,西域有一點兒產出。可這怎麼夠咱們大明國使的,現在就連飛艇的油料供給,都是勉強維持。

你肯定想咱們大明的天上飄滿了飛艇,這樣人和貨物傳輸速度會更快,帶動經濟發展也更加快捷。可沒油怎麼辦?只能讓老二的艦隊遠赴中東,帶著海軍陸戰隊,橫著膀子硬搶。您能說這是窮兵黷武?”

“小子!牙尖嘴利的,老夫說不過你。既然你說江南的錢糧要挪作軍用,那就挪作軍用好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這麼大的國家,上億的人口,哪哪都是錢。”孫承宗嘆了一口氣,看得出來大明的財政雖然收入暴增。但支出也隨著暴增!

“孫老!要不趁著今天天氣好,咱們爺幾個也處處逛逛。看看如今這京城市面上,到底是個什麼情形。”李梟決定現身說法,讓無暇出門的孫承宗看看,如今的大明京城到底是個啥模樣。

“大帥!上一次您遇刺的事情,餘黨還沒有盡數捕獲,現在出去逛大街……怕是……!”蕭戰趕忙跳了出來,自己的終身命運,就係在張煌言和李梟身上。這二位出了事情,那老子怎麼辦?

順子給了蕭戰一個感激的眼神兒,這種突如其來的逛街衝動,就算是要了他們這些侍衛的半條命。

“哈哈哈!你小子,腦子就是不夠使。刺殺我們這樣的人,哪一次不是周密計劃,生怕一個環節出了錯漏。然後分工準備,有些時候準備幾年都沒準兒。

今天大帥和孫老出去,事前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你指望那些亂黨刺客們會得到訊息?等他們從四九城聚集起來,說不定大帥和孫老已經喝兩盅炕頭上睡覺了。”張煌言笑呵呵的拍了蕭戰一巴掌,他那點兒小心思,哪裡逃得過成了精的老狐狸法眼。

“也罷!算起來,也差不多有一年多沒有逛過大街。這市面兒上到底是個啥情形,老夫倒還是真想看看。”孫承宗被李梟攙扶起來,一手拄著拐出了門。

張煌言揹著手,笑呵呵的跟在身後。

三個人都沒穿官服,李梟也沒穿軍裝。好在這幾年,街上留短髮的人越來越多。李梟戴著頂氈帽,看上去一丁點兒都不顯眼。他們走在一起,彷彿一位老爺帶著自家晚輩,後面跟著的張煌言,穿著一身月白色長袍,腦袋上戴著員外冠像是位賬房先生。

看見這三位溜達著就要出門,孫之潔覺得天都要塌下來了。這三位爺要是出了事情,那立刻就是天下大亂的結果。

“爺爺,您要幹什麼去?”孫之潔直接攔在門口。

“讓開!難不成老夫成了犯人?今天難得有閒暇,出去逛逛大街,也看看百姓的煙火氣。”孫承宗不滿的看了一眼孫之潔。

也就是孫之潔,孫承宗最疼愛的孫子。換一個人,老頭連搭理都不會搭理。

“爺爺!您真要出去,容我十分鐘空閒。就十分鐘,容我們換上便衣跟您出去。真就這樣把您放出去了,回家我會被我爹打折腿。”孫之潔扯著孫承宗的袖子,差點兒給老頭跪下。

“敢!我打折他的腿。”孫承宗手裡的柺杖揮舞。

孫之潔捱了好幾下柺杖,這才苦著臉:“爺爺!那您就有個瘸兒子了。十分鐘,就十分鐘。都他孃的木頭人啊,快著些換衣服。”

“諾!”警衛團計程車兵們看到團長大人發話,立刻衝進宿舍去換衣服。

“等一會兒也無所謂!孩子一片孝心,您老是個有福的。”張煌言在後面,笑呵呵的捋著鬍子。

警衛團顯然有這方面的準備,不大一會兒士兵們換好了各式各樣的百姓衣服。有好幾個,居然還戴了假髮。就是匆忙見,好多人將長袍套在軍裝外面,裡面鼓鼓囊囊的,怎麼看怎麼彆扭。

百十號人散了出去,順子和孫之潔一人換了一身皂衣褂子套在身上。再配上頂帶絨氈帽,倒是有幾分像大戶人家的小廝。

揹著手沿著街走動,雖然是大冬天,可京城的街上依舊是車水馬龍。

到處都能看到騎腳踏車的人,不過能夠變速的腳踏車基本沒有。還有好多三輪車,上面垛著高高的蜂窩煤,看樣子足足有好幾百斤。蹬車的漢子歪戴著棉帽,棉襖敞著懷站起來用力蹬車。

路邊有一座店鋪,玻璃窗上面掛著霜,看不清楚裡面。看門頭,原來是家水果店。

這倒是稀奇,孫承宗經常吃南邊來的水果。他很想看看,民間的水果都是啥。往年到了這個季節,民間水果不過就是蘋果桔子而已。窮人家買不起,蘿蔔白菜心也當成水果糊弄孩子。

“進去看看!”李梟一挑門簾,孫承宗、張煌言魚貫而入。

看到一個白鬍子老翁走進來,進出的百姓趕忙讓開。

“不錯!敬老之風未改。”孫承宗見到別人主動讓路,感覺很是欣慰。

“孫老!最近老年人碰瓷兒的頗多,百姓們是怕被訛。”李梟無奈的告訴了孫承宗真相。

“碰瓷兒?被訛?”孫承宗凝神看著李梟,眼神兒似乎帶著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