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虎最近過得非常辛苦,李梟弟弟這個名號在黑牛這裡並不好使。每天除了訓練,還有各種的差事。從來沒有刷過碗的虎爺,也不得不和炊事班的兵一起,擼起袖子刷碗刷筷子。
黑牛的武藝很好,即便李虎用上特務連那些兄弟教的招式,也不能在黑牛身上討到便宜。一力降十會,在黑牛這裡是最好的體現。這傢伙只用一隻胳膊,就能把李虎甩飛出去。
當然,想要巴結虎爺的人還是非常多。畢竟是大當家的弟弟,虎爺做雜務的時候,總是有人想過來幫忙。不過看到遠處敖滄海陰冷的眼神兒之後,沒人再敢來幫李虎。
李梟把李虎送來之後,就消失不見了。要去山東打仗,準備的事情非常多。糧草,彈藥,被裝等等東西就夠李梟忙活一陣子的。以前這些東西都歸毛文龍管,可現在老傢伙在山海關忙活二師的事情,所以這些事情只能是李梟自己弄。
用一個詞形容這些破爛事情,那就是瑣碎。可沒辦法,打仗其實就是在打後勤。李梟明白,自己取得現在的成就,就是靠著保障有力的後勤。
山一樣多的物資堆滿了長興島的倉庫,只要有充足的海船。李梟隨時可以運走!
今天李梟終於可以從瑣碎的事情上脫身了,因為他要去李官鎮看看江南來的南京禁軍。李官鎮位置非常重要,遼南能不能保住,其實就是看李官鎮能不能守住。在去山東之前,李梟得看看傳說中的江南勁旅。
現在的李梟已經不是以前帶著千八百人,沿著海岸線打劫的小強盜。李梟人還在長興島,敖滄海就派了特務連在內的兩個連隊去打前站,剛剛裝備好的一艘武庫船也拉到了李官鎮不遠的海上。
所謂武庫艦,就是甲板上鋪滿了鐵板。六架二十管聯裝的火箭炮一字排開,船艙裡面除了糧食,裝的都是火箭炮彈。
為了方便裝填,甲板通往船艙的開口處。還佈置了十幾臺小型吊裝機,這種吊車一樣的玩意可以快速把火箭彈從船艙裡面吊上來。
這東西是漁老的主意,這讓李梟大開眼界。有了武庫艦,從海上對陸地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二百斤的戰鬥部,可以輕鬆將方圓幾十米的人活活震死。如果你趴在地上,內臟將會活活震碎。
事實上,訓練中李梟已經告訴過自己手下的兵。在敵人炮擊的時候,最好是找好掩體蹲著,而不是錯誤的趴在地上。
只要這種武庫艦發射,一個覆蓋射擊。李官鎮地表將沒有一個活人!
武庫艦抵達李官鎮海面之後,就進行了一次試射。據說試射之後,史可法的下巴差點兒掉地上。
李梟知道這是敖滄海在炫耀武力,意在告訴史可法。如果李梟有什麼差池,那麼他史可法也就別活了。
敖滄海的擔心李梟是瞭解的,畢竟江南的兵底細不明,態度也不明朗。萬一把自己給黑了,事後就算是把他們殺光,那自己也活不過來。
艦船從長興島駛到李官鎮其實沒多長時間,一早上出發不到下午就到了。
九月末的遼東,海水已經轉涼。貼著海面的風已經有些冷,李梟身上穿著春秋常服,帽帶勒在脖子上。今天海風很大,不勒住很容易被風吹飛。
李官鎮有一個簡易的小碼頭,只能停一千料左右的船。李梟的座舟只能停在海上,自己帶著人乘坐小艇上岸。
特務連已經早早等在碼頭上,事實上整個碼頭也看不到幾個南京禁軍的兵。李梟手下的兵,身上都穿著制式常服。南京禁軍穿著的還是標準的大明棉甲,兩夥兵並肩站崗非常有穿越感。
“是不是戒備的有些過頭了。”李梟站在小艇上,看到等在碼頭上的史可法身邊只站了兩個小軍官。
“你關係到整個遼軍,怎麼戒備都不算過份。”敖滄海放下手裡的望遠鏡。其實這個距離,根本不用望遠鏡。李梟知道他這是在向史可法顯擺!
上了岸,史可法立刻迎過來。雖然說李梟和史可法都是總兵級別,可畢竟這是李梟的地頭。而且人家李梟兵精糧足,史可法人在矮簷下,也不得不低這個頭。
“見過李總兵!”史可法抱拳施禮,身邊的兩個小軍官手握刀柄目不斜視,釘子一樣的杵著。
“史大人,錦州一別已經一年。沒想到,竟然在這遼南咱們又見面了。遼東的地頭兒,還真是小。”
“史某也是一心為朝廷著想,如果在江南練出一批精兵來震懾東南。也能讓宵小之輩,不起鬼蜮的心思。這一次帶著南京禁軍來遼東,純粹就是為了練兵,請李總兵不要多想。”
史可法把事情看得很開,擺明了跟李梟講,這沒有意思來搶他的地盤。要說富庶,江南可算是大明之冠。放著那麼富庶的地方不經營,來遼東這種蠻荒之地搶地盤,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
“這位是敖總兵,今天我們來就是想看看。你的工事休得怎麼樣,能不能抵禦住韃子的進攻。要知道,你的身後不到兩百里就是金州。在那裡屯田的大明百姓已經很多,韃子只要在你這裡衝過去,對他們來說就是災難。”
“這一點李總兵可以放心,南京禁軍一定竭盡全力施為。定然不讓韃子越雷池半步,這裡雖然比不上錦州城防,不過史某人還是花了些心思的。
不過說到打韃子,李總兵可算是行家裡手。這裡有不足的地方,還請李總兵不吝賜教。”史可法說的還算是誠懇,畢竟在李梟到來之前,大明在遼東沒有一次勝計。而有了李梟之後,努爾哈赤的後金才開始倒黴。
在對付後金軍隊這件事情上,李梟的確有經驗可以傳授。就是不知道,李梟會不會有這時代武官的通病,藏私!
老子憑人命堆出來的經驗,憑什麼教給你?這個時代,大明軍隊其實分兩種。一種是國家有正規編制的軍戶,這些人從朱元璋時代就是軍戶。平日為農民,戰時為兵。可經過了二百多年的餐食,軍戶制度到了這年頭,基本上就算是名存實亡。軍戶們的田土,被軍官們大量鯨吞。
不但如此,軍官們奴役軍戶的事情也早就是常態。這種軍隊的戰鬥力,用腳指頭都能想得出來。
軍戶們戰鬥力差,可將軍們還是得打仗。無奈之下將軍們就開始鼓搗自己的武裝——家丁。
其實家丁應該算是將軍們的私人武裝,將軍們需要自己弄來錢要給家丁們發工資。著名的戚家軍,還有李梟的遼軍,眼前這支南京禁軍,其實都算是這種家兵。
朝廷不願意出養兵的錢,所以對這種事情也就睜一眼閉一眼。反正不管怎麼樣,皇帝派你出去打仗打贏了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