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新政策,在遼東連個水花都沒翻起來。可在河北和山東,卻掀起了滔天巨浪。尤其是濟南,因為隆武帝剛剛頒佈了開恩科的旨意。此時此刻,濟南城聚集了大量山東各地計程車子。

“太過份了!官紳不納糧不服徭役,這是太祖爺與讀書人的約定。如今,新皇說改就改。難道說祖宗成法也是能隨便改的?”站起來說話的是一個長著青蛙一樣眼睛的瘦小少年郎,看樣子應該還不滿二十歲。

“黃小鋒說得沒錯,當今萬歲得位不正。完全就是李梟、孫承宗等奸臣的傀儡。國家奸臣當道,吾輩讀書人應除之而後快。”站在起來響應黃小鋒的,是一個身材微胖的中年人。黎胖子已經考了十幾年的功名,可還是隻能做一個秀才。仗著家裡有些田產,日子雖然不算大富大貴,可過得也算是不錯。

“無量天尊!二位所言甚是,自古以來方外之人就不在納稅之列。現在連我們方外之人都得納稅,貧道不明白。百姓佈施的善意也要上稅?”說話的一個老道。

“南無阿彌陀佛!陳道長所言甚是,貧尼以為朝廷這樣做,簡直就是倒行逆施。吾等出家人本不應介入凡塵間事,可今日之事吾輩方外之人,也要為黎民百姓眾信徒出頭。貧尼不才,願以佛法感化冥頑。讓這朗朗乾坤山東靈秀之地,恢復以往的模樣。”

說話的是積香庵主持陳庵生,剛剛說話的那位道長陳老君也不是外人,正式陳庵生俗家乾爹的哥哥,算起來陳庵生還得喊陳老君一聲大伯。

這陳庵生可算是濟南城的風雲人物,這年月的婦人信佛的很多。出入男人的寺廟太不方便,於是尼姑庵就成了婦人們經常進香的地方。積香庵就坐落在大明湖畔鐵公祠下,算是濟南的黃金地段。來進香的官宦婦人自然不少,陳庵生的心思活泛。總是能幫著婦人解決問題!

例如某官員不小心染上了花柳,又不方便出去看。經過陳主持的妙手回春,也算是藥到病除。還有的婚後多年不育,陳主持貼心的推出了代孕服務,積香庵裡面養了不少妙齡女尼,專門就是幫著客人代孕的。靠著靈活的商業頭腦,先進的經營理念陳庵生迅速發財致富。

在濟南城外,置下了不少田產。因為是廟產,所以多年來從未繳稅。現在眼看要繳納鉅額稅款,她怎麼能不著急?

陳老君的情況跟陳庵生差不多,不過陳老君先生研究的是春要,按照科學門類劃分,他這一行應該屬於有機化學。

濟南城裡的官員,有個難言之隱的一般都去找陳老君幫忙。男人嘛,誰不想大展雄風。於是陳老君就成了濟南城內最大的保健藥品批發零售商,自從認識了陳庵生這個幹侄女之後。兩個人通力合作,積極開拓濟南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了不俗的業績。

一道一尼都是地主,知道隆武朝最新政令之後,那是出離的憤怒。

老子是出家人,你他孃的皇帝還敢收出家人的錢。今天不攪合的你天翻地覆,老子就算沒念過經。

躲在屏風後面的吳昌時,看到場內慷慨激昂的模樣,心裡是樂開了花。

他是周延儒的學生,當週延儒知道李梟開始施行一體納糧一體當差之後,立刻這位學生寫了封信。

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克,周延儒是個明白人。他和史可法交情莫逆,對於南京禁軍瞭解非常深。

李梟這傢伙以武力起家極其生猛,對於在軍事上擊敗李梟,周延儒根本不報任何希望。多年的政治經驗告訴周延儒,年青人總是會犯錯。他在等李梟犯錯,也終於等來了這一天。

官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這可以說是動了全天下讀書人的乳酪。當年兇悍的蒙古人都不敢這麼幹,朱家王朝二百多年也只能是順著前朝的脈絡走。朱由校唆使權傾天下的魏公公只是試探了一下,天下就換了皇帝。那位說一不二,號稱九千歲的魏公公落得個死無全屍。

李梟雖然能打,但也絕對不會是全天下讀書人乃至於地主的對手。周延儒心裡樂開了花,李梟居然出了這樣的昏招兒。而孫承宗之流居然沒有阻攔,或者說沒能阻攔得了。太好了,這是擊敗李梟的好機會。似乎也是唯一的機會!

周延儒去信給吳昌時,讓他藉著恩科的機會帶著生員們在濟南先鬧起來。然後由濟南為中心,向整個山東、河北擴散。只要李梟敢派兵鎮壓,那全天下人的吐沫星子就能把李梟淹死。就算是李梟手裡還掌握著兵,可天下民心一旦喪盡,等待他的只能是毀滅。

坐天下最重要的就是民心,而民心是跟著輿論走的。輿論,掌控在讀書人的手裡。讀書人,以東林黨為龍頭老大。

因為學識上的優勢,讀書人可以很輕鬆的忽悠那些愚笨的百姓。這也是讀書人自詡可以不納糧不當差的重要原因!老子比你聰明,為毛要跟你幹一樣的活兒。

礙於李梟的兇惡,身為學政的吳昌時還不敢親身犯險。畢竟對頭很生猛,光著膀子自己上非常危險。聰明的吳昌時很快就找到了一個代言人——黃小鋒。

這個黃小鋒腦子有些不靈光,如果不是財主老爹花重金把他弄到吳昌時門下,到現在秀才能不能考得上都難說。現在這個關鍵時刻,不利用一下這個笨蛋學生,吳昌時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好鋼!就是要用在刀刃上才對。

黃小鋒第一次主持這樣的高階研討會,與會的各界同仁。不是道觀的觀主,就是尼姑庵的主持。還有學生領袖黎胖子這樣的偶像型人物,至於下面好多平日裡仰望的讀書人,連發言的機會都沒有。

“諸位同仁,諸位手足!今天我們為了百姓的利益抗爭隆武朝廷的暴政,我們要掃除萬歲身邊的奸佞,讓天下重歸文明的大路。諸君!努力!”

“努力……!”下面的人齊齊跟著高聲叫喊。

“奮鬥……!”

“奮鬥!”口號聲再次響起。

“抗爭……!”

口號聲此起彼伏,越來越多的人進入了打雞血的狀態。就連陳老君和陳庵生,都擼胳膊挽袖子準備大幹一場。

第二天一早,濟南城人流密集的地方紛紛出現了各種版本的告示。平日裡都用鼻孔看人的生員們,這一次傾巢出動向路邊的人進行演講。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李梟不顧千古祖訓,他帶的兵都剃了頭。這是悖逆祖宗,就算是死了也不會被祖宗原諒。你們說,這樣的人死後能進祖墳嗎?天上的祖宗都在罵你們!”黃小鋒站在上馬石上,慷慨激昂如同瘋狗,雙手揮舞宛若抽筋兒。

剃頭!一直都是遼軍的傳統,也是遼軍區別於其他軍隊的顯著特徵。

最先剃頭的是李梟,他的藉口是為了寄託對死去父母長姐的哀思。當然,實際原因就是李梟不喜歡留長頭髮。

既然李梟剃了頭,又有這麼充足的理由。李家兄弟也都把腦袋剃了,敖滄海為了表示尊重一下,另外也是全家死光光不在乎。跟著李梟也剃了頭,滿桂是蒙古人,根本就沒有這概念,看家敖爺剃了涼快,他也給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