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瀛臺!

“少將軍,萬歲在裡面等著您。老奴就送您到這裡,剩下的路您自己進去吧。”王承恩站在畫舫上面,對著吳三桂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岸上有一箇中年內侍躬身侍立,看樣子是專門來給吳三桂引路的。

吳三桂做夢也沒想到,這皇上住的地方居然還有這麼大個一個內湖。更加讓他想不到的是,這湖上還有個島子,看樣子還不小。

上了小碼頭,內侍躬身一禮並不說話只是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敢問公公,這裡是什麼地方。”走在小路上,吳三桂掏出一錠銀子往內侍的手裡塞。內侍不接銀子,也不答話徑直在前面引路。彷彿就是一個提線的木偶一樣!

“他不會回答你,這裡的內侍都是割了舌頭的。他們不會說話!”頭頂傳來一個聲音,吳三桂猛的抬頭。看到朱由檢正扶著欄杆,饒有興趣的看著他。

“參見萬歲!”吳三歲二話不說就跪倒在地上。

“平身吧,在這裡不用多禮。”

吳三桂趕忙起來,緊跑幾步走過臺階跑到了平臺上面。朱由檢正站在欄杆前面,憑欄遠眺。躬身站在朱由檢的身後,吳三桂偷眼看到了一大片的宮室。

“那裡就是乾清宮,朕本應該在那裡見你。可李梟的耳目眾多,朕也不得不防著點兒。這裡是使喚人都是內務府挑出來的伶俐人,舌頭都被割了去。這輩子都不會說話,也不會離開這裡。或許,這是朕唯一能跟愛卿說話而不必擔心洩露出去的地方。”朱由檢拍了拍欄杆,萬般惆悵的嘆了一口氣。

“臣!謝萬歲抬愛!”吳三桂知道,這是皇帝在安他的心。他來這裡的事情,還有跟皇帝說了什麼話,都不會傳到外面去。就算是李梟耳目驚人,也打聽不到這裡的訊息。

“上一次,朕看你就是可造之材。這一次又立下戰功,朕很高興大明有你這樣忠心的臣子。說說吧,這個李梟究竟是怎麼回事兒。錦衣衛都是飯桶,打聽到的訊息一丁點兒有用的都沒有。”

“回萬歲的話,李梟這個人的確是遼東人象牙村人這點沒錯。臣和他弟弟李虎喝過酒,趁著喝酒的時候套過他的話。

還是先帝繼位那一年,韃子進了他家的村子。把整個村子都屠了,他們幾兄弟帶著一個妹妹逃了出來。先是到了遼陽府,認識了敖滄海。後來,李梟得罪了當地的一個師爺。被髮配到渾河前線,渾河戰敗的時候他逃了回來。遼陽失陷,他又帶著滿桂等潰兵逃到了東江口一個叫做皮島的海島。

李梟發跡就是在皮島上面,李虎說他也不知道,他大哥怎麼就會配製火藥。可能是一個倭國的槍匠教的!”

“槍匠?”朱由檢思索著問道。

“對!叫做稻富佑直的,李虎說他大哥會弄火藥,可能就是這倭國人教的。至於李梟為什麼會指揮作戰,估計就是無師自通。根據李虎的說法,李梟小時候只是跟村裡私塾的吳先生學了幾天寫字。那位吳先生究竟是什麼人,臣已經無從打聽。李虎說韃子屠村的時候,被活活燒死了。”

“哦!朕想起來了,錦衣衛曾經說過,李梟手下有一個倭國著名造槍大師。號稱一夢齋,的確是倭國造槍高手。那個吳先生的事情,錦衣衛跟你的訊息差不多,都是無從查起。

奇怪,一個連秀才都沒考中過的人。居然能教出這麼個學生出來!”

“李梟的發跡,其實離不來三個人。一是敖滄海,此人原是李成梁的手下。後來做了遼陽府的一個捕頭,芥菜籽大的一個小吏。為人粗鄙,倒是不足為慮。

第二個就是滿桂,此人的宣府人在起先在宣府總兵帳下聽差。後來韃子鬧得厲害,朝廷調兵戍衛遼東,滿桂和他的百十個手下就跟隨他去了遼東。他們在遼陽府結識的李梟,李梟發跡他們功勞很大。後來……!”

“這些錦衣衛都說過了,朕都知道。你說說,他把京城搞得烏煙瘴氣四處的弄錢撈銀子。這錢他都用在哪裡了?聽說他養兵給的餉銀很高,有這事情麼?”朱由檢揮揮手打斷了吳三桂。

“李梟帶兵餉銀的確高,他把士兵分為兵和士官。一般當兵第一年就會成為列兵,月奉是三兩銀子。第二年是上等兵,月奉為三兩五錢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