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子賊心不死啊!官紳不納糧,這是大明的祖制。這小子居然還想打這事情的主意,這是對我們讀書人的侮辱。”韓爌現在貴為吏部尚書,作為和趙南星同一時代的人物,說話十分硬氣。

“前日我代大人見那李梟,用言語試探了一下。足見這小子是個冥頑不靈之徒,老夫的意思是儘快除去。不然,日後此子成了氣候,難保閹黨之禍不會重燃。”周延儒自從見過李梟,就對李梟沒有任何好感。

“彈劾他是不管用的,現在萬歲對他很倚重。我進言過幾次,萬歲始終沒有吐口。自萬歲登基以來,還沒有什麼事情如此堅決。”錢謙益無奈的嘆了口氣,他早就想整李梟。

可讓人寫的彈章一封也沒成功,全都被皇帝留中不發。這個冤家的後臺是皇帝,現在想動他還真動不了。

“哼!無非就是平衡之術而已,先帝拿魏忠賢平衡我東林諸賢。當今聖上,也不過就是想重新拿先帝的招數對付咱們而已。

今天萬歲不是提出來了麼?讓這小子當兵部尚書,兵部尚書當兩年有資歷,說不定就能拜相入閣。熬個幾年,再做首輔。萬歲真是好打算啊!

我東林出了這麼多銀錢,花費了這麼大的力氣。到頭來,萬歲還是想要效仿先帝,毀滅我東林……!”

“韓尚書慎言!”看到韓爌越說越激動,錢謙益趕忙打斷。這畢竟還是大明天下,老朱家的皇帝還是百姓心中的正統。

現在這話傳出去,那就是謀反的罪名。有幾個腦袋也頂不起!

“尚書大人過於激動了!其實這小子也有先見之明,這一次不是拒絕了兵部尚書麼?他在山東,就不能在中樞。而我們恰恰在京城,朝中的朝局他左右不了,可咱們能夠左右得了。

只要咱們在朝中還說得上話,他李梟在山東就不用安寧。嘿嘿!等到他在山東弄得天怒人怨,甚至逼得百姓造反的時候。萬歲就是想要保他,恐怕也保不了。”周延儒恩狠狠的出了個主意。

“說的簡單啊!可此子自從遼東出仕,這才短短不過幾年時間。已經是一省的封疆大吏,這人別看年紀小,但絕對不簡單。

老夫倒是覺得,應該儘快除去。趁著現在,把他打成閹黨。咱們聯合言官一致上書,就不信萬歲可以置若罔聞。”韓爌雖然年紀一大把,但還是書生意氣。他以為只要大家一起上書,就能逼迫皇帝把李梟幹掉。

“現在上書,拿不到他大的把柄。就算是彈劾成功了,此子有萬歲保著,至少也能活命。只要是韃子再次進攻,起復是早晚的事情。

我倒是同意侍郎大人的主意,讓他回山東去。還有一個多月,就是山東大考。讓監生們鬧點兒事情出來,李梟打仗手段一流。就是要看看,他處置政務是不是也手段一流。

只要他處置不當,咱們就彈劾。如果監生們鬧得兇悍了,直接鬧出了人命來。嘿嘿!參倒他李梟不成問題,只要萬歲答應把他鎖拿進京。路上,有的是辦法讓他從此閉嘴。”

“錢大人的主意好啊,那些監生們年青好挑動。只要鼓動一番,就會熱血沸騰。而且他們還有體力,有衝擊力。鬧事兒,就他們最好。”周延儒立刻同意了錢謙益的主意。

“這樣有些不好吧……!畢竟都是孔孟門生,其中還有許多我們東林門人。信的也是陽明先生的學說,這樣做會不會……!”這哥倆的主意太過惡毒,韓爌不太同意。

“尚書大人,所謂成大事不拘小節。難道說你還想再見到,楊漣、左光斗、那樣的犧牲?現在損失幾個監生,來日讓他李梟加倍奉還。”

錢謙益主意已定,就想利用監生們好好整一下李梟。

皇帝說話就是管用,李梟見過朱由檢之後不過三天。戶部就湊齊了八十萬兩銀子,來送銀子的侍郎還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在廣州知府阮大鋮。

在廣州的時候,阮大鋮對李梟是曲意逢迎。那是為了當官兒,儘早離開廣州回到京城。

可巴結來巴結去,李梟居然一年多了也沒動靜。現在閹黨倒了,朝廷裡面的官員被抓起來一大批。阮大鋮這才得了機會,走了錢謙益的門路重新回到京城。而且,一屁股就坐到了戶部侍郎這個放屁都油褲衩的位置上。

“下官參見巡撫大人。廣州一別,如今已經一載有餘。大人又高升了!”阮大鋮遠遠的看到李梟,一溜小跑就跑了過來。對著李梟躬著身子,腦袋都快杵褲襠裡了。

“阮大鋮!你現在是戶部侍郎?”阮大鋮的事情,李梟曾經跟崔呈秀提過。崔呈秀說京城現在暫時沒有位置安插,李梟也就沒去找魏忠賢。雖然靠著魏忠賢,但對這個老人妖,李梟是能不見就不見。

所以阮大鋮的事情就拖了下來,直到現在李梟才知道,這傢伙靠著自己的能力重新回到了京城。而且一下子坐到了戶部侍郎,背後肯定是東林黨支援。現在朝廷裡面,跟天啟初年很像。

東林黨人佔據了絕對的話語權,王承恩那樣的狠角色都得裝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