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島最南端的沙灘上豎起一股煙柱,所有人都呆呆的看著那股煙柱,打的實在太他孃的遠了。不大一會兒,歡呼聲就傳遍了全島。躲在樓頂上看熱鬧的小玉,巴掌都拍紅了。
“大哥,這玩意真厲害。”李梟興奮的直跳腳。
“那是,你大哥我弄出來的東西,哪樣不要人命。”李梟洋洋自得的說道。
只是看到作為靶子的稻草人,安然無恙的插在那裡。李梟的嘴角就是一抽,不過這都是小問題。只要再研究一下裝藥的問題,應該問題不大。
一個下午,李梟都在鼓搗裝藥與角度與刻度的問題。
來回奔波於彈著點是個問題,太他孃的累了。小玉湊過來,被李梟一把推出去。小丫頭卻趴在李梟的耳朵上說了一陣,然後不懷好意的看著小白。
新時代的傳令兵出現了,只要醫生炮響之後。李休就會去彈著點勘察,然後對著小白大聲吼兩嗓子。小白就會飛到李梟這裡,大聲把李休的話重複一遍。說完之後,李梟就會把一塊魚肉或者是牛肉乾喂進小白的嘴裡。
這貨居然知道食物要用勞動獲得的道理,快成精了!
有了小白的加入,測繪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短短兩天時間,李梟就在迫擊炮的支撐柱上刻滿了刻度。方向擺正之後,射交就決定了炮彈的遠近落點。
大鐵錘完了命的鑄造炮彈,李梟知道炮彈這東西打起來,就跟放煙花沒啥區別。尤其是迫擊炮彈這東西,射速還是可以的。理論上來說,第一發出膛之後,第二發就可以發射。
迫擊炮帶來的巨大成功,讓李梟開始鼓搗定裝彈藥。想要武器的射速提高,定裝彈藥必不可少。前膛裝填畢竟是費時費力,不過研究了兩天。李梟就無奈的放棄了,原因還是跟以前一樣。沒有精密加工工具,公差的問題無法解決。能將誤差縮小到毫米級別,這已經是代表了皮島的最高工藝水平。這水平可不是人人都有!
只要是手工製造的東西,大公差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從古到今,沒有誰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迫擊炮是個好東西,這玩意只要不是厘米級別的公差都可以對付著用。簡單粗暴,而且在經驗老道的射手手裡,命中率也不錯。李梟正想著,這事情過後想辦法將迫擊炮小型化。
六十毫米的迫擊炮,便於攜行威力適中。實在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的必備佳品。
相比之下,李梟這個一百二十毫米的迫擊炮就顯得笨重許多。炮彈也很沉,李梟舉不了幾顆手就發酸。
不過事情都是相對的,炮彈沉重灌藥就多,爆炸的威力也巨大。
根據作為靶標的稻草人計算,半徑五米內的人基本上很難存活。五米之外的人,如果站著也沒什麼機會。如果趴下的話,會有兩到三成的希望活下來。
隨著距離的增加,炮彈的威力會衰減。李梟曾經在一個二十米外稻草人肚子裡面,找出一塊鋒利的彈片。要知道,稻草人可都穿著明軍的制式棉甲。絕大多數韃子兵,穿的都是這種棉甲。
這還只是硬殺傷,衝擊波還有聲音帶來的軟殺傷,李梟還沒來得及計算。反正後續的迫擊炮彈,都保持著十五斤裝藥的定量。
一直到臘月二十八,大鐵錘一共鼓搗出來六門迫擊炮。炮彈有足足好幾百顆,工廠裡面還在加班加點的生產。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韃子突襲!
就在李梟鼓搗迫擊炮的時候,漁老的轉盤槍也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東西應該算是連發步槍,而不能叫做機槍。十根槍管被環形排列,每一根槍管都是裝填好了的。射手發射的時候,只要扣動扳機就可以實現連發射擊。
十發子彈射擊完畢之後,只要拉動一個拉手。槍管就會像左輪手槍的彈盤一樣掉出來,只要把箍在一起的槍管抽出來,裝填進新的彈盤就成。
這幾天漁老都在訓練火槍隊的人,兩個熟練的射手,可以輕易的操作。再加上兩個人負責裝彈,一支這東西需要四名士兵侍候。雖然李梟還是覺得有些浪費,可比起稻富佑直以前鼓搗出來的東西可要強多了。
一個步兵班正好配備兩挺這東西,加班加點的生產也只鼓搗出來十八支。正好可以組成一個機槍連!
回家探親的人已經走了,留下的都被告知需要輪流放假。人心也逐漸的安頓下來,安安心心的在島上過年,等著第一批人回來,第二批人才能走。
從臘月二十八開始,島上就進入了戒備狀態。尤其是到了晚上,更是風聲鶴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