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梟有些後悔一下子召進這麼多人來,人多了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人。現在下手,清除掉那些禍害還來得及。等到他們真的串聯起來,生成了勢力之後再想清除,那可就難了。

麻鷹的那些兄弟們被吊在樹上,整晚都能聽到他們的哀求聲,咒罵聲,還有慘嚎聲。不過聽在李梟的耳朵裡面,都沒有渾河岸邊那些傷兵們悽慘。

第二天早上,他們都被凍成了冰雕。風一吹搖搖晃晃的,詭異的是他們的臉上都帶著笑。海島上處理屍體非常簡單,往海里一丟就能解決所有問題。那些海里的生物,會很快將一個比較大的人,變成一副比較乾淨的骨架。

從此之後,岸上來的那些傢伙們就有了心理陰影。只要殺才們問,是不是想上岸的時候,一個個都把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一樣。

李梟把人挑選了一遍,那些最老實的挑出來二百二十五人。這些人不拉幫結派,家裡人不是被韃子抓去,就是被韃子殺了。二百二十五人被編成了三個連隊,每個連隊七十五人。連長排長都還沒有配備,李梟準備從士兵們當中找出表現優秀的提拔。

滿桂的手下沾染了太多明軍的壞習慣,另外他們只適合當騎兵不適合當步兵。

當然,這些都是說的出去的理由。至於說不出去的理由,那就是老實人都聽話。

剩下的人都編成匠人營,會木匠活的幹木匠。會泥瓦匠的幹泥瓦匠,會鐵匠的自然就幹鐵匠。啥活兒不會幹的,至少也能幹點力氣活。一支能打仗的軍隊,身後必須要有一支可靠的保障隊伍。

高爐很快就被搭建起來,稻富佑直作為日本最著名的制槍大師的確有兩把刷子。

燒化的鐵水灑上礦粉不停的攪拌,待鐵水上的火焰變成藍色的時候停止下來。這樣一鍋鋼水就成功了!

不過槍管的製造過程,就讓李梟大跌眼鏡了。

用擀的,居然是趁著鋼水還沒有融化。用鑄鐵碾子把鋼水弄成鋼板,中間墊著一根圓形鋼條,在一個鋼製半圓形凹槽裡反覆轉動敲打,把熟鐵片敲成槍管形狀,然後再用鐵粉和硼砂焊合縫隙處,反覆敲打直到焊接處牢固了。

槍管粗成型後,稻富佑直把槍管放在一個鑽孔器械上鑽孔,鑽頭上塗油,一點一點換上大些的鑽頭,一點點刨掉槍管內部不均勻處,直到在槍管裡面鑽出一個平滑的內膛。

打死李梟都不相信,槍管兒居然可以這麼做。槍管內壁不夠光滑,而且內徑很難嚴格控制。

這種情況下,彈丸會在槍管裡面產生彈跳。這是會嚴重影響精度的!

難怪這年頭,開槍都得排著隊。以密集陣型射擊,原來是想要用這種辦法彌補精度不足的問題。

不過李梟也清楚,就算是這種原始的方式。這年頭兒也算是高科技產品,日本製造的火槍跟西方的火槍還有一定差距。但在東亞來講,日本製造的火槍還是有一定技術優勢的。

在侵朝戰爭的時候,明軍就沒少吃日軍火槍的虧。不過明軍以火炮,彌補了劣勢。

看了一會兒,李梟就對這種槍械沒了興趣。吩咐趙鐵柱,帶著學徒們跟著好好學。就帶著李休走了!

敖滄海現在很牛,因為他手下有了二百多火槍手。在海邊一片寬闊的海灘,就成了他的訓練場。

“左左,左右左!他孃的,先抬左腳。你個蠢貨!”敖滄海氣急敗壞的上去踹了新兵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