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宣傳與發行(第1/4頁)
章節報錯
173
聽著耳機裡的歌曲,蘇安還是比較認可。
畢竟有先入為主的觀念,總覺得原唱可能更好一些。
但是雙方之間的差距非常的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如果這張專輯放出來被人們第1次聽到,那麼就會對這個時空的人們形成第1次的先入為主。
以後,哪怕是曾經的原唱進行翻唱,大家也未必會覺得另外一個女人演唱更有味道。
“還不錯,遠遠超出我的想象。
我有理由相信,這張專輯一經面試一定會大賣。
只不過,可能你現在沒有人氣,貿然推出...”在這個網路剛剛開啟的年代,網上點播一首歌曲都要緩衝半天的年代。
一個毫無人氣的新人,想要短時間內取得耀眼的成就,的確是有些困難。
如果是網路大爆炸的年代,哪怕是一個聞所未聞的新人。
只要唱片公司願意砸錢,買下能買的所有熱搜榜單。
至少在一天之內,能讓數千萬甚至過億的人記住這個名字。
而這位新歌手帶來的新專輯,也有可能會被幾千萬人聆聽。
至於這幾千萬人的聆聽能否變現成為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雖然有一定的風險,但是至少理論上能夠做到。
可是在當下這個年代,雖然有網路可是還沒有後世那樣便利。
而且在音樂圈子裡,話語權還掌握在媒體釋出的榜單之中。
對於一家唱片公司來說,如果想要推出一名新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讓他有一定的知名度。
而這種知名度,就是頻繁在公司旗下其他歌手的演唱會上露臉。
畢竟這是公司自己的平臺,透過師哥師姐帶新人的方式,讓更多的人認識到這些新人的存在。
也透過這些已經成名的明星,介紹給經常合作的媒體,希望這些人發表文章的時候,能夠提提公司的新人名字。
在這個時候,往往也是那些記者收紅包的大好機會。
李妍聽到蘇安擔憂自己的名聲不夠,很有可能讓一張經典的專輯,在最佳的時間內沒有賣出,應該配得上它的數量。
等到專輯上市超過兩個月,盜版產業就會隨之跟上。
一旦被這些盜版盯上,那麼正版無法觸及到的角落,就會通通被盜版吃下。
在娛樂圈的明星,尤其是那些歌手。
幾乎每個人都遭遇過一模一樣的經歷。
那就是歌迷拿著盜版的專輯要求明星簽名。
對於歌迷來說,他們無法分辨這是正版還是盜版。
有時候盜版的包裝比正版還要花裡胡哨,想要讓普通的消費者去分辨難度極大。
即便歌手本人知道這是盜版,也只能含淚簽上自己的名字。
畢竟,願意花錢的歌迷,可是自己未來演唱會潛在的消費者。
此時此刻,為了一張已經繼承事實的盜版光碟而大發脾氣,顯然是不夠明智的舉動。
尤其是這種盜版根本無法控制,盜版的銷量規模,遠遠大於正版的專輯銷量。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些盜版的存在,讓很多消費者用極少的代價聽到了自己偶像的歌曲。
唱片公司心裡也清楚,購買專輯的消費群體普遍都是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