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還順便聊起了火鍋店的店名,蘇嬋取了好多現代的以示參考:稻香村、蜀滋味、記憶老灶、小龍坎……

段凌霄也想了幾個:水煮江湖、十里香、狀元紅……

瓏煙憋了半天,憋出了自己的看法:“這狀元紅不錯。”

蘇嬋現在聽到狀元二字就一肚子火:“這個不行。”

大家一番討論後,定了水煮江湖,這名字霸氣,也上口,字達其意,最好不過了。

第二天,蘇嬋坐著將軍府的馬車去了附近的幾家鐵匠鋪,把自己畫的圖紙一一拿給他們看……畫的是鴛鴦鍋的樣子。

一口鐵鍋中間隔出一個小鍋,這樣都可以兼併兩種口味了,畢竟這個時代不吃辣的人比較多。

不過這種工藝很複雜,好多鐵匠都說做不出來,就算做出來了,也容易漏,兩種味道的湯還是會融合在一起。

蘇嬋連跑了三家,終於找到了一個技藝精湛的白鬍子老師傅,他拿起圖紙看了半響:“這個沒問題,只不過,姑娘你要做多少?這個工藝複雜,只怕會費些功夫。”

蘇嬋扳著手指算了算:“最少也要一百個。”

“這麼多?”老師傅疑心聽錯了,再次說明道:“這種鍋成本不低,做出來一隻就得300文,一百個可不是小數目啊!”

蘇嬋覺得能做出來就很慶幸了,三十兩銀子倒不算大問題:“師傅,我給你五十兩,你趕趕工,半月內儘量做完可好?”

是啊,開業的日子已經託人算好了,就在半月後,工期還真的挺趕的。

老師傅有些頭疼:“半月實在緊張,不過姑娘你那麼大方,我把我的兩個徒弟叫回來,一起做吧。”

蘇嬋笑了笑,讓若思付了三十兩的訂金,說剩下的完工後再付,並寫下了一個簡單的字據,這事就算了搞定了。

弄完這個,蘇嬋又去了趟雜貨鋪,讓他們打三十套紅泥小炭爐,這玩意確實比柴火灶的火鍋方便,只是成本太高,只能用在包間了。

廚房用具與裝修的材料什麼的蘇嬋倒是不用擔心,有秦主管盯著,出不了大漏子。

回去的時候,順便去逛了一圈,秦主管的招聘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秦主管招人也就兩個原則,一是親和力,二是反應力。他解釋說做餐飲這一行,太冰冷生硬是不行的,太愚鈍也是不行的。

只不過招來的男子居多,女子則極少,一共就那麼三四個。這一點蘇嬋倒是理解,這個時代的人若不是吃不起飯,都不願意姑娘家出來拋頭露面,像蘇嬋這樣做生意的也為數稀少。

蘇嬋跟秦主管聊了一陣火鍋店的籌備情況,主要交代他管好兩件事,一是店員的培訓工作,二是把賬做起來。

兩人探討了許久,彼此的意見還是比較一致。蘇嬋的意思是將現代的餐飲理念照搬過來,主廚管理廚房,大堂經理主管服務員。而秦主管就相當於總經理,只需要監督兩位的工作以及賬目,加上主持大局就可以了。

秦主管覺得這方法不錯,只是稍有些冒險,畢竟主廚與大堂經理的能力也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