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震災救濟
章節報錯
秀兒點了點頭,老老實實地說:“表姐,作坊倒是還有點肉,但是沒菜,最多就有點紅薯和土豆。回村的時候,我們把東西全帶走了。”
“沒事,有啥拿啥吧。”蘇嬋往鍋裡放了些鹽:“總不能讓這些人都餓死。”
秀兒點了點頭,出去安排好於老頭的孫女後,叫了幾個婦人幫忙,幾個人再度跑了出去,搬起剩餘的食材來。
她這一搬,幾位鄰居知道了,也把自己家裡的存貨拿了出來,從米到菜都有,甚至還有些雞蛋、肉這些東西。
在監市處的搶救下,在蘇家與左鄰右舍的幫助下,總算把這批災民安置了起來。監市處的人對蘇家感激不已:“還多虧你們及時幫忙,不然我們還有得忙。”
監市處的人說完就離開了,蘇嬋也沒當回事,可是林郎中卻忽然找了過來:“蘇姑娘,這些病人中,大半都付不出醫藥費,這該如何是好?我這也做不了主,那些藥費也不能一直拖欠著吧?”
蘇嬋心裡咯噔起來:“這事能不能找監市處或者縣令府?他們本就受災了,哪裡有錢?”
“這……”林郎中一臉茫然:“這我哪敢,蘇姑娘,現在怎麼辦,是治還是不治呢?”
身後有幾位災民似乎聽見了,幾人圍攏過來,其中一個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求求郎中了,救救俺媳婦,我身上沒銀子,我去找熟人湊湊好不好?實在不行,把我當在醫館好不好?”
另一個也抹起了眼淚:“東家還欠我二兩銀子,我馬上去討,求求郎中不要趕我男人出去,他的傷不治,會死的。”
林郎中焦頭爛額:“我都用了藥,也醫治上了,但是付不出銀子來,這錢還得我兜著,我也有一家老小,這該如何是好?”
蘇嬋在一旁,聽得挺不舒服的:“這樣吧,林郎中,該怎麼治怎麼治,我去找你們掌櫃談談。另外,這些醫藥費,我也出一部分。”
蘇嬋這一說,林郎中如臨大赦,馬上行了個禮,進了裡面,那些家屬也又磕頭又作揖的,蘇嬋不喜歡看這種場面,她越看越心酸,索性出了醫館。
醫館是連鎖店,福田鎮有,清溪縣也有,這邊管事的掌櫃與她打過幾次交道,倒也不像趨炎附勢的小人。
蘇嬋知道那掌櫃的住址,就住得離這裡不遠的鎮子偏角,她準備親自去尋一趟,說說這次災民的事情。
這次倒是很順利,蘇嬋找到了回春堂的掌櫃,說明了來意後,對方沉吟片刻:“我們也有成本開支,藥材這些都是一筆不菲的費用,這樣吧,我們不賺銀子,但是成本也得出吧?”
蘇嬋馬上說:“成本我出。這事也算是我們為福田鎮的災民做些好事了。我們損失些銀子不能傷筯動骨,可是他們一旦不治,整個家都完了。”
掌櫃爽快地應下來了:“蘇姑娘是個熱心人,在下願意配合。”
當天晚上細看下來,這筆銀子不是小數,最少十幾位災民受了傷,少的兩三兩,多的幾十兩,這一筆筆算下來,足足要付兩百兩,這還只是成本。
匆匆趕來的靜姝看了看賬單:“回春堂的掌櫃沒有算錯,我對藥材的價格有所瞭解,你看這些藥材極貴,吊氣回元的,特別是於老頭的,就靠這些把命吊著,確實得花。”
蘇嬋從盒子裡拿出銀票:“靜姝,這銀子我出……”
靜姝馬上不高興了:“當我是姐妹的話就別說這種話,咱們一起經營店鋪,有什麼就風雨同舟,我也想為大家出點力。”
“好吧好吧。”蘇嬋挽住她的手,把頭靠在她的肩膀上:“我這不是一時衝動,當時這種情況,根本由不得考慮。那些多人哭著求救命,我於心不忍。”
“嗯,你做得沒錯。咱們再賺錢也不能不善良。”靜姝緩緩地說:“這個跟咱們開學校一樣,也是想為鄉親做點事情。”
蘇嬋點頭:“別人怎麼想我不管,我自己心裡踏實,就行了。”
……
可是人心都是肉長的,蘇家為福田鎮的居民做的這些,別人又豈會無視?此後的幾天裡,他們以各種方式表達起了自己的心意。
有的鄰居悄悄送來了糧食米飯,扔進學校就走,有的悄悄拿了錢袋也送來,還有的貧苦人家主動跑來學校、醫館做活,幫著打雜清理。
這些事情讓監市處的人也感動了,那邊的負責人專門來找了蘇嬋:“這個事情我們已經報告給了縣令府。這段時間多虧你們了。”
蘇嬋心裡明白,也不是監市處的人冷漠,而是這個時代缺乏福利,缺乏公益性質的團隊。縣令府雖會管,可是隔得遠,加上封了路,過去一趟十分困難,等訊息傳出後,事情早就無法挽救了。
蘇嬋在福田鎮待了兩三天,一直等到這邊的形勢安定下來。學校裡找到了幾位幫忙的大姐,每天照顧一下災民,給他們做飯什麼的。
醫館這邊的賬也算清了,大部分的人脫離了危險,有些搬回學校養傷。只有傷勢最重的於老頭留在了醫館。
他現在時有清醒,可是糊塗的時候更多,林郎中說他身體有多處骨頭折了,短時間恢復不了。另外就是頭部,頭部的問題算是最嚴重的,能恢復多少,能否恢復都是未知。
兩個小丫頭天天都去看爺爺,牽著爺爺的手說話,還幫著醫館的看護,餵了湯汁和藥進去。於老頭偶爾清醒的時候,會對蘇嬋交待,要把兩個孫女拜託給大家。
可是蘇嬋總是說:“這孩子我們可管不了,你自己恢復起來,自己帶著才是。”
蘇嬋心裡清楚,像他那樣的病人,若是無牽無掛,只怕就喪失了生存下去的力量。所以這個是萬萬不能答應的。
三天之後,蘇嬋從監市處那裡聽說了一個訊息,清溪縣縣令府不日就會派人來到福田鎮,安置這些災民,做後期的工作。
蘇嬋聽後也放了心,與靜姝秀兒一起回了麗水村。秀兒在這裡這幾天,人都累瘦了好幾斤,所以一坐在牛車上,她就興奮起來:“可算能回去了,我三天沒換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