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裡以前是官地,每年種著常規的農作物,一季麥子一季玉米,每年夏天還會旱上一陣子,收成不穩定。

“蘇姑娘,縣令府來過人了,交代過了,這塊地怎麼經營姑娘說了算是,咱們有長期幹活的長工,忙不過來請些短工也行。”王伯緩緩說。

蘇嬋想了想:“我先看看,這段時間你找人把地翻翻,先做好準備吧。”

蘇嬋之前還聽姑姑說過,這種地還挺有學問的,冬天下了雪,可以翻翻田地,把積雪覆蓋下去,那些積雪可以凍死土裡面的害蟲,來年的收成才會更好。

王伯離開之後,蘇嬋與靜姝在附近閒逛了一下,雖然已過了年,天氣還冷得很,走了好一會兒,只能看見一點稀疏的綠意,那些都是野草,它們強撐著探出頭來,肆意且堅韌。

兩人聽了一陣,聽見遠處傳來的隱約水流聲,蘇嬋一聽:“咱們去看看吧,附近應該有什麼小河,以後這塊地的水源全靠這個了。”

兩人前去打探了一番,發現並不是什麼河,水是從山上淌下來的,彙整合小溪又流下去了。

靜姝搖了搖頭:“開春了,山頂的雪水會流下來,雨季也會有雨水,可是乾旱的時候,只怕就惱火了。”

蘇嬋一想:“要不咱們挖一個蓄水池,留著夏天備用咋樣?”

靜姝掐指盤算了一下:“修蓄水泥有些貴呢,而且普通的工匠不行,要找專門的,這事要好好計劃一下。”

蘇嬋點頭,有點財大氣粗:“銀子的問題沒事,我們店鋪去年賺了不少,這個不用在意。”

溪水側面,搭了幾間棚子,兩人前去與農人聊了會兒天,發現他們都是轉風坨的長工,常年住在此地的。

不過這一聊,發現了一個大問題,以前這塊地歸縣令府管,每年的收益不高,所收的糧食全都進了糧倉。

現在歸了自己,只怕得給縣令府交些公糧才是,不然他們不問,自己也不好意思。

那麼問題來了,產多少?交多少?怎麼才能既有收益又不失體面呢?

蘇嬋與靜姝問起那些農人,他們說一畝地也就五百斤的樣子。兩人又問了問懂得莊稼的黃伯,他說這些都是良田,若是不缺水,好好種著,一畝最少也能產800到1000斤小麥。

這差距不可謂不大,蘇嬋與靜姝聽後,更加堅定了要修蓄水池的心。

最關鍵的是,轉風坨這麼多農田,居然連個管事的人都沒有,之前那個王伯年紀大了,除了吆喝著大家乾點活,不堪大用。

所以種植什麼,請人看管以及修蓄水池都得儘快提上日程。

“靜姝,這些靠你了,明天我約了沅文要去看窩頭。”蘇嬋一臉抱歉。

靜姝搖頭:“沒事沒事,我會把這些處理得妥妥的。”

兩人坐了馬車回去,來的時候暈車難受,回去的路上倒是好了許多,傍晚之前就到了清溪縣了。

蘇嬋建議起來:“店鋪也沒啥事,我們直接去清風鏢局吧。”

靜姝搖頭:“你去吧,我在這邊看看賬,把賬本處理了再說。”

蘇嬋不以為然,自己走了,走到半路上忽然感覺不對勁,賬什麼時候都能做,為啥要這個時候去,只怕有些不好意思?